在明末继续建设美丽中华_第97章 金融的本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7章 金融的本质 (第2/3页)

强商品交流,削弱封闭保守的幕府以及大名的实力,改变岛屿的统治制度任重道远。

    文化处发现,日本资源匮乏,除了林木繁茂鱼获丰富外,这些岛屿居然出产金银铜等贵金属。

    上天真的是神奇,一片资源匮乏的岛屿居然出产金钱。

    西方以及东南亚国家将日本成为金银岛,这片岛屿盛产贵金属名副其实。文化处收集的资料显示,近三十年的时间,日本每年出口的银子在一百五十至一百九十吨。

    荷兰的商船曾从日本运走五万两黄金。

    当然,我们的数据还在确认完善,疏漏难免,但是这片岛屿确实蕴藏着丰富的白银黄金。”

    办公室内众人齐齐发出惊叹声。

    李银河对徐安生点点头道;“徐教授,有没有日本出口铜料的资料?”

    徐安生道;“日本在元朝时期就以出铜闻名,国朝也持续进口倭国铜料,倭铜含银,帝国商贾曾用倭铜炼银。帝国朝廷轻视商贸,所以我们没有大明帝国的详细使用资料。

    北方商行股东提供了一些资料,日本盛产铜料,在日本百斤九十文,每年出口的铜料超过百万斤。也许还会更多。”

    徐安生指着地图道;“日本从北到南盛产铜料,铜料价值远低于金银,所以倭铜市场并不引人注意。

    苏州铜每斤三分六厘五,四火黄铜每斤一钱五厘,帝国铜价与倭铜差价太大了,虽说倭铜炼制粗糙,运输不便,但是可以作为大宗商品吧?”

    李银河点点头;“徐教授,商行在海参崴正在建设冶炼工坊,双城子西部有煤,农院支援的教授教师全是精通实务的人才,完全有能力精炼倭铜。

    海参崴距离日本一千多公里,倭铜和日本出产的黄金白银一样,将会是商行的重要大宗商品之一。”

    徐安生迷惑道;“银河,北方商行的股东介绍,日本大量开采贵金属近百年了,日本的社会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变,普通百姓依旧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每年日本出口的金钱仿佛是个梦幻,这是什么现象?”

    李银河挠挠脑袋道;“徐教授啊,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日本殚思竭虑挖矿其实改变了日本社会,影响了大明帝国,东亚甚至世界的货值领域。

    幕府将军丰臣秀吉为什么膨胀嚣张侵略朝鲜,因为他有钱,现在的德川幕府为什么把一些贵金属地域作为自己的直属领地,因为德川幕府要抓紧钱袋子。

    帝国为什么能够使用白银作为流通货币,因为包括日本出产的白银流向大明帝国。日本幕府管制外贸之前,手中攥着大笔金银的日本商贾出现在亚洲各个港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为什么每年派船到达日本贸易,还是因为日本有钱。

    至于日本百姓的状态没有改变,那是因为货值制度的原因,大明帝国拥有世界上长盛不衰的伟大商品,百姓一样吃不饱穿不暖,朝廷一样入不敷出。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货殖问题。

    徐安生教授,日本的黄金白银兑换比率是多少?”

    徐安生看看小册子道;“金银兑换比率大概在一比五点八。”

    李银河点点头;“徐安生教授,以后金银等贵金属的信息列为商行的秘密信息,商行会在股东年会向外发布信息,其他时间并不对外公布。

    对于金银贵金属的管理涉及非常超前的货值理论,银河知道一些,货值领域博大精深千头万绪,银河不知道怎么说。”

    徐安生指指台前道;“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磨磨唧唧,办公室里都是自己人,滚过来说说。”

    李银河站在大家面前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银河觉得应该说说金融。

    金融涉及到的货值领域内容太多,货币学、银行学、证券学、投资学等等等等。讲金融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因为金融总体上它肯定不是科学,它甚至都很难说是一门学问。在华夏帝国货值发展历史上,金融这个行业古已有之。它的主要的方式,更像是工坊,金融家更像是一种工匠。直到今天为止,主要的金融家仍然是师父带徒弟带出来的,而不是大规模通过学堂学习出来的。

    大家的金融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大相径庭,银河只是提供一种解说,怎么说呢,能够让商行的军政管理人员尽量理解金融的本质。

    金融是什么?一般讲金融是指货币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等往来的经济活动。金融是规划管理钱的理论。

    笼统来说,金融包括五个构成要素。

    第一个是货币,所谓的金融研究的对象是货币或者叫资本。第二个是它的方式,金融的方式是以借贷为主的,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金融的产生因为是结算的需要,贸易结算的需要,交易的过程结算的需要,所以它主要表达为一种借贷的方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