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 万里孤影独自行 (第3/4页)
耐烦的摆手道;“你写封书信,我派商行的管事去台湾交给你的父亲。 以后,你的产业就纳入商行的贸易体系。商行的管事暗中指导你家的买卖。” 李银河对如丧考妣的何斌道;“你以为商行惦记你家那点瓶瓶罐罐啊,真是井底之蛙烂泥扶不上墙。 这批海盗俘虏在云从岛进行培训,你跟随本官进京,本官不能保证你能否见到皇帝,但是,带你进入紫禁城没有问题。 本官是有身份的人是有名声的人,以后你就知道了! 商行有皇家背景,所以不要贼眉鼠眼畏畏缩缩,你以后要挺胸抬头眼睛平视对方,要有点气质。荷兰人以及海盗都是蛮夷匪徒,跟着他们没有前途,商行要逐步收回台湾。 你从京师回来,商行会给你配备商船卫队,你要好好配合,否则弄死你。 你暂时跟随参谋团队行动,将台湾地图交给测绘军,商行会派遣情报人员跟你接触。” 李银河的鸟船船队汇合徐安生的东江镇支援船队浩浩荡荡驶向云从岛。 船队沿朝鲜海岸行进,遭遇的朝鲜巡逻船只纷纷向船队致意。 商行已经重启东江镇移民,手持武器护卫装满辎重的海船的青壮们向船队欢呼,李银河在船头拱手回礼。 徐安生对李银河道;“银河啊,我已经渐渐理解民为贵的含义啦! 组织起来的百姓是改朝换代的决定性力量,如果我们与之患难与共,那么,能够冲破任何的艰难险阻,如果我们把他们作为剥削对象,那么终究会被民意的浪潮倾覆。 可惜啊!我们的先贤将每一个朝代的兴盛衰落不厌其烦记录在史书之中,依旧难以阻止精英阶层把百姓视为欺凌剥削的对象。 华夏的封建王朝难以跳出最长二百多年的生存规律,因为,这个时间阶段是压榨百姓的极限时段。 大明帝国存在了二百多年,积重难返啦,我们要以史为鉴,认真做好新时代来临的准备。 改朝换代是一次人性丧失的灾难时期,我们要尽可能的降低帝国的损失,在制度建设领域提前做些创新实践。” 徐安生指着移民船只道;“创新意味着风险,既然百姓是我们的基础,那么,在思想领域专注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生存及晋升的机会。 这个机会涉及各个领域,也就是说,商行尽可能清除特权阶层,真正把权力交给百姓。 银河啊,一个朝代的权力架构涉及统治伦理,思想建设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法统和乡社道德习俗。 我们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操作性,否则,会形成桃花源这样的空想社会。” 李银河向徐安生拱手表示认真聆听并学习。 徐安生淡淡道;“以史为鉴啊,中华民族形成一整套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构成民族的伦理,构成民族的法理,形成了民族的生存秩序。 牵一发动全身,我们实践的一些措施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在我们有先贤的理论指导,好在帝国处于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 变革意味着难以预知的灾难,所以,我们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我梳理了历史资料,我认为商行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立法权领域。 百姓从事的工作三教九流,诉求涉及不同领域。普通百姓缺乏行政管理技术和经验,商行应该给他们立法权,监督官僚行政体系和司法体系的监督权。 这个立法权在资本制度中表达为货币发行权的监督以及朝廷收支的具体运作知情权。 纵观历史,先贤提出民为贵,但是,民为贵的最最重要的现实表现就是百姓的立法权。” 徐安生看李银河点头道;“我对银河的理解非常欣慰,有机会问鼎的豪强从来没有给与百姓立法权,从来没有过啊! 帝国陕西的农民军正在砸碎一切,农民军首领们正在思考变革,也在野蛮实践某些管理方法。 我建议派遣情报人员观察并记录他们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