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章 我若答应你,你能给我什么? (第1/2页)
赵弘佑端起茶碗饮了一口,微微摇头:“香气散了,空有形而无韵!” 姓耶律的男子愣住。 他们不过是胤朝的商人,如何能饮过胤朝的皇家御茶。王苏瑶也没想到他这般毫不避讳,笑着解释:“家中做过茶庄生意,宫中的御茶有幸尝过一些。你注水的时候茶汤太沸,香气确实有些散了。” “倒是我班门弄斧了!”姓耶律的男子也不恼,哈哈一笑,指向红炉上滚烫的汤瓶,“不知在下能否有幸品尝一下兄台的茶艺?” “我来吧!”王苏瑶接过话头,笑着揶揄:“我家夫君向来惫懒,如今也只剩下嘴上功夫了。” 火炉在左手边,王苏瑶倒空汤瓶,注入山泉水,重新候汤。与此同时,刑台四周人越聚越多,两名衙役押着伤人的辽丹士兵走上刑台。 辽丹士兵跪到刑台中央,油腻腻的上身紧缚着绳索,背后插着亡命牌,狰狞的面目上,都是恐惧,众人的欢呼声逐渐高涨。 “汤沸了!”姓耶律的男子提醒目光落在刑台之上的王苏瑶。 王苏瑶收回目光,淡淡回应:“还未好!” 姓耶律的男子道:“愿闻其详。” 王苏瑶道:“关于候汤,陆羽《茶经》中曾记有‘三沸’之法,一沸‘鱼目’,二沸‘涌泉连珠’三沸‘腾波鼓浪’。二沸时取汤最佳。” 说着,汤瓶中的水已呈“涌泉连珠”之状。王苏瑶取汤温盏,而后调膏、击拂一气呵成。待到沫浡白如积雪,她在沫浡上勾勒出一副画,将茶碗呈给对面的男子。 “请耶律公子品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虽只寥寥数笔,却是气象万千。男子由衷的赞叹,“妙哉!我还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茶百戏,夫人真是让我自愧不如。” 正在这时,刽子手手起刀落,赵弘佑抬手挡在王苏瑶眼前。纵然相隔甚远,但在这一刻,刑台周围出奇的安静,王苏瑶清晰的听到了刀砍在脖子上的声音。 “惊到夫人是在下安排不当。在下以茶代酒,向夫人赔罪。”男子端起茶碗轻抿了一口,并未破坏图画。 “果然,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看来……”他的目光略过刑台,意有所指的看向赵弘佑,感叹道:“……这南朝的玩意,还是南朝人玩的溜。” 赵弘佑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前朝诗家夫子戍边时所做。这天下,本就不分南朝北朝。” “兄台此言甚合我意,这天下是不该分南朝北朝。”男子放下茶碗,声音慷慨激昂。 “孔夫子曾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天下并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愚以为,兄台是胤人,但更是中原人。如今胤廷羸弱,只想偏安一隅,致中原大地四分五裂。兄台一身武艺,难道不想安邦定国,青史留名?” “他哪有什么武艺,不过是走南闯北,学了些……” 王苏瑶编着胡话,一只手盖在了她的手背上。赵弘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