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互联_第15章 知识奇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知识奇点 (第1/7页)

    问:科学家在哪里发现了与冬眠相关的神经元?

    答: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小鼠体内发现了与冬眠相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位于颅底附近。

    问:激活这些神经元会产生什么效果?

    答:激活这些神经元会抑制进食,降低血压、心率和全身代谢,进入一种类似于动物冬眠的状态,特征是心输出量、体温和能量消耗减少;反复刺激还会降低体重、减慢代谢,且不会引发慢性压力下常见的焦虑样行为。

    问:科学家是如何激活这些神经元的?

    答:研究人员通过一种称为光化学遗传激发的过程来激活神经元,利用动物模型操纵迷走神经中的催产素信号以评估对各种感觉功能的影响。

    问:此前关于冬眠还有哪些研究成果?

    答:2020年通过手术方式让小鼠进入冬眠状态;2023年通过超声神经调控技术成功诱导小鼠进入折眠状态,小鼠的核心体温和氧气消耗量迅速下降,精度高且无电力辐射,后续实验证实这项技术对不冬眠的哺乳动物也有效。

    问:这些冬眠研究有什么意义?

    答: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治疗各种代谢疾病,还能给病情严重的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人工冬眠技术可能很快会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问:苹果科研人员的论文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苹果科研人员发论文用五条证据证明AI根本不懂推理,之前模型说的凹凸曼公司推理能力提升是噱头,本质是模式识别、题海战术。

    问:论文是如何测试AI是否会推理的?

    答:测试市面上二十多个主流大模型,给AI做小学应用题,然后对题目进行不影响逻辑的改动,比如换人物名字、加无关废话,结果发现这些改动让AI正确率大幅下降,遇到陷阱题就出错。

    问:大语言模型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不会推理?

    答:大语言模型基于系统一工作,系统一是类似人类快系统,负责下意识反应,没有推理能力。它能表现出推理能力是因为数据训练多,有个巨大的“数据记忆库”,本质是模式识别,并非真正推理。

    问:系统二是什么,和系统一有什么关系?

    答:系统二是人类的慢系统,负责推理思考,是调用系统一的逻辑网和工作流,依赖记忆。计算99x99时需要调动系统二,但过程中也会调用系统一的记忆。

    问: 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

    答: 迄今为止,人类统治着地球,没有竞争者。但是,我们正在创造一些可能改变这一现状的事物,它或许是人类最后的伟大发明。它既是最强大的工具,也可能变成最强大的武器,它就是即将成为智慧实体的超级人工智能。这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里的情节,那么这一切真的会发生吗?让我们从智力的起源说起。

    智力是一种学习、推理、获取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而人类是最善于利用它的物种。智力让人类打破了大自然的规则,取得了对地球的控制权,但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对大多数动物而言,大脑思考消耗的能量过多,并不划算,这也是大多数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不断强化身体功能,而大脑容量却没有大幅增加的原因。

    如果追溯生物物种智力的起源,我们会发现智力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地球上动物最早的大脑出现在五亿年前的扁形虫身上,它由一小簇神经元构成,用于处理基本的身体功能,所有神经都要将感知到的信息汇报给这簇神经元。此后,生物物种历经数亿年才变得多样且复杂,它们征服新环境、获得新感官,还要应对激烈的资源竞争。在自然界,生存才是首要任务,由于大脑思考耗能大,对几乎所有动物来说,具备一种有益于生存的特定智力就足够了。例如,蚯蚓智商约为0.1,蜗牛智商约为0.3 。

    在更为复杂的生存环境中,鸟类、章鱼和哺乳动物等进化出了更复杂的神经结构,大脑也具备了更耗能的技能,比如先进的导航和信息传输能力。金刚鹦鹉智商达14,野兔智商为15.2。直到七百万年前,原始人出现,他们的大脑比其他亲戚发育得更快,智力与其他动物有很大差异。他们对世界的认知逐渐拓宽,学会将石头改造成螺丝刀,又把螺丝刀变成多功能工具,能够思考各种复杂问题。

    从两百万年前开始,直立人对世界的看法与以往任何物种都不同,他们认为世界是需要理解和改造的对象。直立人控制了火,发明了工具,创造了最早的人类文化。现代人大约在二十五万年前由直立人进化而来,拥有更大、更复杂的大脑,这使我们能够在大型群体中协作,交流复杂的想法。我们利用智慧改善生活,探索世界的运行规律,每有新发现,便会提出更多问题,不断前进。我们传承所学知识,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新发现。知识的进步起初较为缓慢,后来呈指数级增长,农业、写作、医学、天文学、哲学等在全球蓬勃发展。两百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