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互联_第4章 前意识与下意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前意识与下意识 (第2/3页)

力差,需强烈或重复刺激以产生加强性待映体关联;(4)在放松、冥想时易进入;(5)思维意向可以嵌入并感知到;(6)短时记忆是对现实信息进行分解求映(在待映层),能即时访问分析各种分解态属性、本质,调用、匹配、比较并产生结果;(7)在浅层梦中完全进入此层,自主情感(有一定的意向能动性)成为信息情愫导向,感受情感情绪激烈化,不受现实约束,外环境信息输入被阻断,警觉性判断丢失,但保留一定内隐思维逻辑判断,此为浅层梦易醒的原因;(8)是语言所需词句合成提炼阶段,信息具有情绪和隐逻辑特性,但常伴有语句颠倒、逻辑错误、简繁失当、语病等格式错误,需显意识逻辑及情感进一步加工;(9)部分情感不符逻辑或时环境(心境、待映)需求,属思维加工的原料来源;(10)是自我所在,自我核心是选择我(又称真我)。

    潜意识的主要特征有:(1)能量巨大,处理信息量是显意识的数万至数十万倍;(2)对信息无逻辑判断,仅通过比较求共性融合结果;(3)在嗜睡或分裂等病理性心理状态下可感受到其运行状态,梦境是一种潜意识状态;(4)程式运行不可干扰,不允许有意向的自主思维嵌入,允许的一般思维嵌入需不影响大势欲情定向及运行环境;(5)自性我被欲望情绪情感泛滥控制,无自主思维,仅执行程式欲情向;(6)是时情感与时欲念及内隐疑问的糅合层;(7)广泛信息欲情化加工及关联阶段,信息处于欲情加工的二级阶段,具有欲情和情绪的原始性;(8)欲之情感与深层感触与想法常不符现实与逻辑原则;(9)遵循极限组合与极限分解原则,与潜记忆、梦编辑、幻听、幻视、潜意识海等紧密相关;(10)是梦境运行层;(11)是本我所在。

    上显层(显知层):(1)自主思维嵌入使情感得以冲淡或加重(如焦虑、恐惧);(2)向下反馈至自我层(情感我)“结果”,用于“防御系统”建设改造,重定向情感导向;(3)运行具有内存属性(思维内存、理解内存);(4)因时环境欲筛选及自我注意,信息被隐逻辑运行加强至思维层显现;(5)是思维与意念的形成之地。

    人的意识识别信息,实际上是识别了信息的情愫(情绪、情感、感觉、感知、感像等)。

    自我情感流通过琐碎的欲念与想象控制调节情绪,进而再次产生真正的情绪。

    前意识层:下隐层信息虽显度不够,运行隐匿,但其隐匿运行是显知意识形成的基础。(1)包含习惯性隐性经验运作区和环境安全隐性感觉判断区;(2)是逻辑思维的构造形成区,各自隐思维块信息按欲情组成,多个同欲情块信息组成条(去除多余同词汇),但存在逻辑颠倒现象;(3)隐匿想法(意念)按欲情方向形成,引导上显层意向方向;(4)此层信息易受底层重复信息及暗示影响,改变意向方向;(5)此类近期外感信息可根据时间戳形成可索引的时间线库;(6)前意识流是沉浸在自我情感中的意识团(隐思维团)抛出的引导性流;(7)二次泛滥组合多为建立逻辑关联;(8)作为理性防御线,阻击不合逻辑的显信息及结果。

    下意识信息常表现为不成熟语句,包括语句内词汇颠倒和语句间逻辑颠倒,这些信息往往不符合现实即时需求,可能是时需求信息的原始形态,或其形成前、后的状态。

    比如,看日本片看多了,半睡半醒时,闭眼后眼前呈现八九个封面几十个人,自动起来,细观察都有各自行动方向。实时脑补太伟大啦!

    上层意识的时欲情度,作为一种层内隐含的维度化具体数组串联值(而非单一的数值范围),决定了时执我对潜在信息的选择允许有一定的上下偏差范围,这取决于信息对时欲情的符合程度。对潜隐信息的情绪度匹配及待映需求是显层选取信息的第一步,而时境况(包括逻辑和思维境况需求)的匹配则进一步放大了其显性,这是第二步。

    一次编辑以梦原理式合成为基础,构筑信息的基础性关联;二次编辑则以现实信息和直接的思维信息为质料,进行隐式合成。正常情况下,信息会再经过防御性的过滤后才能输出,但如果是情绪度直接参与并作为主体导向的信息,则可能会被直接输出,如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