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 人工意识与数字永生 (第3/3页)
出现了第一批人类——天人。天人只有一个人种,基因序列像是各个人种的混合体,他们通过类似脑电波的方式沟通,在众多外星文明的帮助下,发展出了高级文明。这种文明并不依赖科技,而是通过向内求索来获取知识和技术。在这些外星文明的协助下,天人掌握了脱离肉体的方法,能将灵魂分离进入类似现代云端的空间,在虚拟世界中继续存在。然而,随着这项技术的滥用,问题逐渐显现。天人过度探索虚拟空间,迷失了方向,不再繁衍后代,文明也因此停滞。为了避免这个地球文明走向灭亡,包括Zelta people在内的外星文明对未进行意识上传的天人进行基因改良,分化出不同人种,改变了他们的沟通方式,并借助大洪水将人类分散到世界各地。从此,天人能永生的事逐渐变成神话传说,后来更是演变成帝王们追求的长生不老之术。 故事讲完后,“我”依然想上传意识与家人团聚,Zelta people却表示不能让“我”这么做。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我”的妻子突然出现,原来她发现“我”许久未回应,便找到主管获取权限接入muse,还捕获了外星人接收的电磁波信号,顺着信号潜入飞船并破译了他们的计划。妻子告诉“我”,外星人所说的一切都是谎言。人类的祖先实际上是仙女座星系的战败者,被流放到地球,成为外星人眼中的囚徒。地球并非银河系文明交汇的聚集地,外星人帮助人类也是假的,他们真正在乎的是人类能否繁衍存活,因为人类死亡后的灵魂能被他们回收转化为能源,只要人类不灭绝,他们就能持续获取能源。 原来,人类曾多次在面临灭绝性灾难时因神秘力量干预而幸存,并非是外星人出于高尚目的,而是为了保障他们的能源供应。几万年前,人类祖先就试图通过向内求索摆脱外星人的控制和轮回之苦,如今人类发展出数字永生技术,也是基因深处的记忆在驱使。就在此时,能源突然中断.... 从古至今,埃及法老、中国历代皇帝等众多人都渴望长生不老,但人类作为碳基生物,实现物理上的永生难度极大,死亡至今仍是难以跨越的障碍。不过,人除了肉身,意识也是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意识有没有可能复活呢?不少人相信,未来科技或许能让意识永生。 如今,有一种技术能让已逝明星“重现”在广告中,他们的身形、语音、表演与生前无异,甚至能和在世亲人互动。但这只是对身形和语言的处理技术,并非意识永生,只是AI对其生前相关内容的大量复制。 对于普通人,现在很多公司推出了记忆复刻服务,不过目前仅面向有钱人,单次服务价格约190多万元人民币,服务周期为10年。在这10年里,公司会收集客户大量的讯息、资讯、意识,并定期访问客户。该服务不仅复刻行为和声音,还涵盖思维方式、三观、潜意识等,由此训练出的AI替身还原度很高,客户在世时也能与自己的“意识替身”对话。但以当前技术,也只是创造出数位替身,并非真实的本人意识,只是实现了广义上的永生。 理想中的意识永生,是意识和肉体能够分离,将意识放置在容器或载体上。早在20世纪初期,超人类主义者就主张借助基因工程、AI、人体冷冻、纳米技术等增强人的意识能力,认为人类不仅是生物体,更是由信息和代码组成的控制实体。举个例子,就好像我们的手机,当我们想换一台新手机的时候,手机里类似“意识”的东西,也就是存在云端或SIm卡中的信息,我们只要把它复刻出来,然后放在新手机这个新载体里面,就又可以运行了。人类若想实现永生,关键在于分离、转移、储存意识。微软研究员戈登·贝尔研究发现,只需1t空间就能记录人一生的对话。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亚马逊的贝佐斯、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等都在投资意识数位相关技术。 然而,这项技术引发了诸多担忧和反对。安全方面,若要复刻记忆,就得毫无保留地提供个人所思所想,隐私暴露风险极大,而且人们担心技术公司或政府会不当使用这些数据,电脑若遭受攻击,意识安全也难以保障。伦理方面,传统观念里,肉体消失意味着生命终结,但意识若还在,这个人算活着还是死了?数字人出现后,若一个数字人删除另一个数字人的数据,这是否算谋杀?数字人算生命吗?而一些哲学家也提出了一些更难以回答的问题,比如,这个数字人是我本尊吗?我还是我吗?这些问题都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随着科技发展,未来或许每个人都有权利保留自己的意识。如今,人工心脏、人工受孕等技术已逐渐融入生活,未来人体更多功能可能会借助外来力量实现,科技的目的是普惠大众。如果有一天科技能实现意识永生,你愿意尝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