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虚实之道 (第1/2页)
第204章 虚实之道 “刚才是不是吓到你了?” 素素躺在我怀里问道,俏脸上的酡红还没来得及散去。 女人每一次的大胆,就会打开一次新世界,何况喜不喜欢她早就已经感受到了,不过是女人明知故问的问题罢了。 “挺好!这才是真的你。” 我打趣道。 “是不是没有让你尽兴?但为了我们的小若兮,只能辛苦你了。” 素素得到了我的确认后,便满意的主动转移了话题。 “小若兮?什么时候取的名。” 我疑惑问道。 取名的事其实我有想过,只是一时间还没有想到好的名字,没想到被她捷足先登,直接给了我一个惊喜。 这个名字应该是出自古书,蕴含着一股古典温婉的美。 若者,同也。 兮者,惜也。 两者合在一起,很有文艺范,这是专属于女孩子的名字。 陈若兮,这个名字我很满意! “当然,我可是想了很久很久。” 素素在向我邀功,这很难得。 “很好!准了。” 我再次予以肯定。 似乎在这一刻,我们共同的女儿变得更加真实,而不再是一个只有六个月的胎儿,这个名字给她赋予了新的生命。 “修行,为了我们的女儿。” “知道了。” 我叮嘱道。 聪明如她自然懂得其中道理。 随后,我还是很快回到了洞虚观。 从对虚实转换的感悟,到之前见到素素后,突然冒出的对人身完整性的思索,让我有些跃跃欲试。 虚实的转换专注于自身的变化,而对人完整性的思索,则将这种感悟延伸到了更高维度,我也很快得出来一个假设。 是否虚与实之间,本就是一体? 实即是虚,虚即是实。 神识或神念可以在真虚境转化为实,为刀为剑为万物,在修炼至神虚境后,心神转化的人婴又可以实化出人的肉身。 如果修士的视野仅仅只停留在真虚境,那得出的答案就只有一个:从虚到实。 但如果再升一个层次,这种转化到了神虚境又恰恰反过来了,是:从实到虚。 不同的视野与修为层次,得到的答案会完全不同,但这都不是真实的结果,真实的结果应该是虚即是实,实即是虚。 两者并无不同,形态相异而已。 只是其中心神依旧是核心,心神存在,人即存在,肉身也可存在。 这是第一个收获。 除此之外,还有第二个收获:人身即是宇宙,宇宙也可以是人。 人身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独立来看待,如果彻底将人身与周身宇宙隔离开来,先不说做不到,哪怕要做到只怕也需要到达更高的境界。 如神仙话本中,只言片语记载的跳出三界脱离六道之说。 终极之境谓之:空。 但我不信这些佛家之说,更不认为这真的是只属于他们的经义。 因为哪怕只用最朴素的逻辑,也能用部分与整体来解释清楚,只是佛家故作高深,才会有三界六道之说。 而道家也有同样的表达,只不过更加高级一些。 谓之: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佛家的一跳二脱多少显得被动,将三界六道视作自身的牢笼和藩篱,才会想要去挣脱,最终寻得个人的空。 道家则用了超出一词,在内心中并没有将三道六界视作高高在上的天道,相信凭借人身可以达到超越。 是否能够产生这种认知,关键在于能否达到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