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5章 出来吧,平阳昭公主! (第2/2页)
秦良玉击鼓西征。率军攻取新都,长驱直奔成都,将奢崇明击败,解了成都之围。 奢崇明败走后,秦良玉率领秦民屏等攻克二郎关、佛图关,收复重庆。彻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乱。” “崇祯三年,清军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皇太极进围京都。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诏勤王。” “崇祯七年,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秦良玉率军赶到,张献忠不战而走。秦良玉率军追击,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打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 “崇祯十三年,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再次造反,罗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罗汝才不战而走,秦良玉追至马家寨,大破罗汝才,斩首六百级,秦良玉又率军追击,先后在留马垭、谭家坪北山、仙寺岭大破敌兵,将其首领东山虎斩杀,活捉副塌天,惠登相、王光恩投降,并夺取了罗汝才的帅旗。”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远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专程赴石柱,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同时近在西南的永历帝朱由榔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平定川中诸贼。” “清顺治五年(1648年),秦良玉去世。” 学就西川八阵图, 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 何必将军是丈夫。 秦良玉的一生,剿平叛乱,进军勤王,逆战反王,最终遗憾终老,属实让人黯然。 “瓦氏夫人,明朝第一抗倭女将。” “瓦氏夫人本名岑花,其父岑璋是归顺直隶州土官,瓦氏夫人自幼便文武双全,不仅饱读诗书,且精通兵法武艺,成年后嫁给田州土官岑猛,改称“瓦氏”。” “竟是瓦氏夫人,”戚继光看着天幕上出现熟悉的名字,喃喃自语。 他和俞大遒是老战友,而瓦氏夫人作为俞大遒的部下,自然也有过几面之缘,深知这位土司首领作战之勇,战功赫赫。 洪荒少女,荀灌。 为什么叫她洪荒少女呢? 因为她十二岁便率军突围求援,还成功了。 “荀灌是晋朝平南将军荀崧的女儿,曹魏名臣荀彧的五世孙女。没错,就是荀彧,不是苟或。” “荀灌虽为女子,但却自幼喜欢舞枪弄剑,常常跟随在父亲身边行军作战、东奔西跑。在名师指导下,荀灌年纪轻轻便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尤善枪法。” “建兴三年,杜曾率军一万围攻宛城,宛城守将荀崧眼看城中粮食即将耗尽,便打算派人到襄阳求援,年仅12岁的荀灌遂主动请缨,率领十几个勇士突破重围,并顺利向南中郎将周访求来援军,击退杜曾军队。” “十二岁的时候,我还在念小学,下课往网吧里跑呢……”马农不禁自嘲。 看看人家的十二岁,再看看自己。 有时候人和人的差别,真的比人和狗还大啊。 一遍摇着头,一边看向最后一个紫雾上的女子。 一看,便是惊呆。 紫雾中的年轻女子执马扬鞭,英气不凡,身穿盔甲也遮掩不出那绝世容颜,身后,是浩浩荡荡的数万大军。 什么叫英姿飒爽,什么叫女中豪杰。 “平阳公主!!!大唐白月光!第一位以军礼安葬的女性!” “为了策应李渊起兵,聚拢关中豪杰,她发动司竹起兵,一个女子,仅仅用了三个月就拉起数万人的军队!统领“娘子军”建功立业。” “与李世民会师于渭河北岸,共同攻破长安!” 那可是让天策上将李世民都敬佩的大姐大啊! 马农双眼瞪得直直的! 他是真的想看看平阳公主真实的样子啊! 这样一位智谋不凡,勇武过人的公主! 心中打定主意后,他便不再犹豫。 “出来吧,平阳昭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