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_第2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页 (第1/2页)

    十块,谁坐得起啊!“不坐不坐。”我摔开了他们紧拽住我的手。“妈的,又一个穷小子。”摩的司机很不甘心,骂骂咧咧,好像他不能挣钱,不能很快致富都是因为我穷造成的。我靠。

    河阳中学就是我就读的学校,在距离这里五里之外的山中。一条简易的山间公路通向那里。

    从这里到学校,平时的摩的价格是三块,下雨天是五块,可一到放假上学,这些黑心的摩的司机就像定了盟约似的,把价钱一下子涨到十块。

    别小看这十块,它可是我们这些穷学生两天的生活费,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这里下了车,选择走路。当然也有一些家里有钱的学生,不在乎那五块、十块的,照坐不误。

    还有一些网瘾大的同学晚上翻墙出来,坐摩的到这区镇来上网。熬一个通宵后,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回去上课,这时的摩的价就更高了,要十五块一趟。那些都是父母在外打工挣了大钱的,怕孩子在学校冻着、饿着,多给了钱的,或者就是这区镇上的孩子,家里经济状况好。一般学生是出不起这个价的。

    那些有钱的主儿不在乎那几个小钱,手一招,潜伏在学校围墙外的摩的司机就熘了出来,脚一踩,屁股后面一股青烟冒出,绝尘而去。比那电视上的大款招唿自家司机都容易。

    返校途中27(2)

    我不明白当初学校为什么要建在那鬼不拉屎的大山之中。四面群山环抱,一条简易的公路连接学校与山外,搞得有点像监狱的味道。

    据说当初那些所谓的开拓者拒绝把学校建在区镇上,而选址在大山之中,是为了便于管理。

    同学们很怀疑这种理由的根据是否充分,人家清华、北大堂堂一流大学,不照样建在热闹的北京城吗?如果照这种逻辑,岂不要把清华、北大建在武当、峨眉等便于清修之处?没道理。

    镇长千金的邀请28(1)

    唉,埋怨归埋怨,不走还是到不了学校。还是走吧,节约十块是十块,要知道,十块钱奶奶要卖二十个鸡蛋。

    一路上,像我这种步行到校的学生还不少,大家三三两两,大包小包,即使是早春时节,依然汗流浃背。那些坐摩的的同学从身旁一闪而过,风鼓起他们的衣服和长发,使他们看起来格外的青春和阳光。

    俗话说“一手难提二两”。我的手越来越沉重,步子也慢了下来。

    “嘀——”一声喇叭响起,一辆小轿车从身旁驶过,在前面停住了。

    小轿车在这条公路上出现是稀少的事,一般是上级领导去学校检查的象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最近几年在上海拆房子或者在外包高速公路找了大钱的学生家长到校看望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