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慈禧_第1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页 (第1/2页)

    薛福成《庸庵笔记》记载了这次难得的会面:两宫太后要求单独召见亲王,肃顺等企图阻拦。咸丰帝的师傅杜受田之子"侍郎杜翰倡言于众,谓叔嫂当避嫌。且先帝宾天,皇太后居丧,尤不宜召见亲王。肃顺拊掌称善曰:真不愧杜文正公之子矣!然究迫于公论,而太后召见恭亲王之意亦甚决。太监辈数传旨出宫,恭亲王乃请端华同进见。端华目视肃顺,肃顺笑曰:老六,汝与两宫叔嫂耳,何必我辈陪哉!王乃得一人独见。"就这样,两宫皇太后才得以单独召见奕??。

    第17节:实施政变(1)

    这次叔嫂之间的会面,可以称得上当时最高层次首脑之间的首次会晤,其内容与宫廷"政变"有关,因此正史自无详细记载。我们只能根据零星史料和时人笔记中透露出的内容,对这次"峰会"做一番推测:此次会面共计两个小时,详细商议政变的细节,主要有:政变的地点,奕??认为热河是八大臣所控制的特区,不宜在热河发难,"非还京不可",必须迅速启銮回京;外国人对于政变所能採取的态度;确定政变拟旨的人选,这个人既要绝对可靠,又要笔力雄健,双方一致的意见是醇亲王奕,他既是奕??的弟弟、慈禧的妹夫;慈禧还对迴銮时间、抵京的时间及车驾与梓宫护卫人员之间的联繫等细节,以及京中如何迎接梓宫、捉拿八大臣等过程都与奕??进行了详细的商议。经过此番过招,奕??这位自诩为文武双全、又有与洋人交涉经验的亲王,不得不对自己仅有二十七岁的嫂子刮目相看,慈禧的聪慧机敏、工于心计、敢作敢为的品性,使他相信他们一定可以完成这一扭转干坤的大业。

    第五讲实施政变第五讲实施政变奕与慈禧商议了政变的整体计划以后,就要启程回京着手准备,而肃顺一党压根儿就没看重这次"叔嫂会",也乐得奕早日离开热河。所以,在肃顺严密控制的热河,一个旨在推翻肃顺一党的政变计划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商议完成。八月初七日,奕启程回京。政变计划在了无痕迹的操作下启动了。

    一慈禧知道,按清朝祖制,后妃、宫监不得参与国家大事。要不是咸丰帝遗诏给予她代小皇帝掌管"同道堂"印玺的机会,她根本没有参与朝政的正当理由。而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则不然,他们是钦定辅佐幼帝的集体,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原则上来说,除非到小皇帝长大成人,八大臣仍然贪恋权力,不归政于皇帝,那才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得而诛之"。否则,在此之前,任何人侵犯、剥夺八大臣的辅政权力,都是抗旨犯上,应当视为"乱臣贼子"。然而,政治是骯脏的,政治又是屈服于武力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强者往往主宰政局的发展走向。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正当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赋予的。成王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