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慈禧_第2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页 (第1/2页)

    奕??在恭王府花园然而,小小的日讲起居注官,竟敢参劾如日中天的恭亲王奕??,是智商低下,还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此时的奕??哪里知道,这个新近以翰林院编修补上日讲起居注官的蔡寿祺,若背后没有大人物作后盾或者预感到此举一定会博得大人物的赏识,怎会胆敢弹劾权倾一时的恭亲王奕??呢?而这个大人物就是慈禧。蔡寿祺是一个很会投机取巧、到处钻营的人。他通过内廷太监安德海嗅到了西太后慈禧的动向,觉察到慈禧对奕??的不满,所以连上两份意欲扳倒恭亲王的摺子,藉机沽名钓誉,从中渔利。

    第30节:压制奕(2)

    慈禧对奕??的不满,表面来看,是奕??随着声望的日益隆升,对待两宫太后日渐傲慢无礼。

    比如:每次入宫议政,太监给太后和皇上献茶时,慈禧必命也给奕??献茶。有一天,诏对颇久,慈禧忘了命太监给奕??献茶,结果,奕??一时忘形,迳自拿起案上之茶欲饮,但马上意识到此乃御茶,便仍放置原处。奕??此举,在慈禧眼里,无疑是目无皇上、目无太后的放肆之举。

    再如:奕??在与太后议政时,有时佯装没有听到,请太后重述一遍。每与太后有不同意见时,则高声抗辩。

    还有,两宫太后召见之地任何人不得擅入,无论是谁,不经总管太监传旨,不得迳入。而奕??往往不经太监传旨,就径直入内。

    实质观之,是慈禧不能容忍奕??权力的膨胀给她带来的威胁。

    前面已经讲过,政变以后,慈禧对奕??的封赏确实十分慷慨,但是,慈禧给奕??圈定了一个不可逾越的界限--慈禧所赋予他的权力。在荣誉、物质上慈禧尽显慷慨,但在分配清王朝最高权力的问题上,慈禧则毫不含煳,决不让步。为此,慈禧发布了一系列的上谕,明确两宫和奕??在权力上的界定与从属关系:

    (1)在授恭亲王奕??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后的第二天,两宫即以内阁奉上谕的形式郑重宣告,两宫"亲理大政",两宫"万机日理",要求中外臣工关于用人行政方面的一切事宜要向太后直陈密折,而对于议政王的权力和责任却只字未提。

    (2)诛杀载垣等人的第二天,两宫又以内阁奉上谕的形式表明她们的态度:凡需降旨的各省及各路军营折报,都必须先呈交两宫皇太后阅览,再发奕??等军机大臣悉心详议,当日召见恭请谕旨后再行缮拟,并于次日呈请两宫皇太后阅定钤印后方能颁发。这就是表明,奕??对任何行政事务都没有最终处理权。

    (3)咸丰十一年十月九日(1861年11月11日),内阁再次奉上谕明确地确定了两宫与奕??之间的权力界限:"现在一切政务均蒙两宫皇太后躬亲裁决,谕令议政王、军机大臣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