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慈禧_第3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页 (第1/2页)

    意气用事的同治帝,视国事如儿戏,置王朝命运于不顾,使朝中大臣们十分担忧。恭亲王奕??预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不仅会导致同治帝荒于政事愈加严重、终将一发不可收拾,而且王朝的未来也会掉进圆明园工程这个无底洞里。

    奕??决定出面干预。

    "同"、"治"组玺四

    奕??见小皇帝实在不可救药,忍无可忍,在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六日(1874年8月27日)与醇亲王奕等十几位大臣共同呈上《敬陈先烈请皇上及时定志用济艰危折》,歷举清朝开国以来诸帝创业之艰难,说明守成之不易,希望同治帝能够"畏天命"、"遵祖制"、"慎言动"、"纳谏章"、"勤学问"、"重库款",规劝同治帝做个明君。在这个奏摺上署名的有御前大臣、军机大臣等十余人。奕??推测这个不成才的小皇帝一定会将奏摺丢掷一边,置若罔闻,故请求皇帝召见以便面陈。

    第三部分

    第45节:归政同治(5)

    七月十八日,同治帝被迫召见军机大臣及御前王大臣,奕??请求停修圆明园,一一指陈同治亲政后的疏失,奕、文祥也偕同力谏。同治帝不得已打开奏摺阅批未及数行,便不耐烦地说:"我停工何如?尔等尚有何哓舌?"奕??回答:"臣等所奏尚多,不止停工一条,容臣宣诵!"遂拿出奏摺底稿,逐条讲读,同治帝大怒曰:"此位让你何如?"吓得文祥伏地大恸,几乎昏厥,奕復泣谏,同治帝仍坚持"园工一事,未能遽止"。及至奕劝同治帝不要"微服",意指他私出皇宫冶游,夜不归宿,同治帝一再追问"何从传闻",奕指实时间、地点,同治帝方哑口无言。

    同治帝对被人指实"微服"一事耿耿于怀,七月二十七日,同治帝主动召见奕??,不问国事,只追问"微服"一事从何处听说。奕??无奈,只能说"臣子载澂",同治帝怒及载澂。为出心中恶气,七月三十日颁布上谕,削去恭王世袭罔替的亲王的爵位:

    "朕自去岁正月二十六日亲政以来,每逢召对恭亲王时,言语之间,诸多失议,着加恩改为革去亲王世袭罔替,降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并载澂革去贝勒郡王衔,以示惩儆。"

    意犹未尽的同治帝又于八月初一日再降谕旨:尽革恭王奕??、醇王奕、御前大臣伯彦讷谟祜、景寿、奕劻,军机大臣文祥、宝鋆、沈桂芬、李鸿藻等十人官职,指责他们"朋比谋为不轨",遍召六部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内阁学士,准备当众宣布此谕。

    同治帝如此一意孤行,慈禧十分担忧。如果真的开去了这十几位朝廷重臣的职位,不仅朝政的正常秩序将被打乱,而且朝野上下势必会莫衷一是。谙熟朝政运作的慈禧与慈安急忙赶至弘德殿,在同治帝将谕旨明发之前,出面干预。她面见皇帝及群臣,据说母子相见的场面颇有几分悲凉。

    据吴汝纶《桐城吴先生日记》载:

    "两宫垂涕于上,皇上长跪于下。谓十年以来,无恭王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谕着即撤销。"

    见母后动怒,同治帝不得不恢復所罢各官职务,并停修圆明园,一场闹剧就此收场。

    同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