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慈禧_第4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页 (第1/2页)

    慈禧从主宰者的立场出发,站在施与者的角度,片面强调载湉及其家人必须对她感恩戴德。可是她不明白,感恩是由爱激发个体心灵而产生的共鸣,促使受体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萌发他们的感恩心理,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的一种行为。慈禧无法意识到,她所谓的恩赐,无情地拆散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骨肉亲情,慈禧强行实现的与载湉之间的母子关系是建立在幼儿从小失去家庭的保护与温暖、父母失去骨肉亲情的极度痛苦之上的霸道行为,而不是慈禧所理解的千年等一回的恩惠!这就是专制!这就是霸道!慈禧是专制的代表,她霸道地剥夺了本属于载湉及其家人的家庭温暖,她的霸道无情对于亲人也绝不例外。

    小载湉被强制地带离了父母,离开温暖幸福的家,走进了陌生的深宫。这里有周而復始的繁琐礼节,有难以穷尽的应对,还有慈禧无所不在的威严。这位大清歷史上第十一位皇帝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得到了令人羡慕的锦衣玉食、僕从如云的"幸福生活"和亿万人无限嚮往的王者之尊吗?

    二

    慈禧把小载湉带入宫中,建立了所谓的母子关系,却疏于对小载湉的关心与照顾。这一方面源于慈禧忙于朝廷纷繁复杂的政务,另一方面则源于慈禧作为母亲所呈现的自身的不足,她对儿子,无论是前期的同治帝,还是后期的光绪帝,都是威严有余而关爱不足。慈禧奉行威严教育,她完全不考虑一个孩子有什么感情需要,更不考虑一个还处于幼童期的光绪帝需要什么样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照顾和关心。总之,她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根本不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母爱",在正常"母爱"的滋润下,让成长中的孩子感到生活的美好和人间的温暖。

    小载湉入宫前,在醇王府曾经得过重症痢疾,险些丧命。幸亏採用针灸治疗,才得以不死,但身体一直很弱。入宫以后,慈禧把他交给太监全权管理。由于小载湉常常受到慈禧的严斥和惩罚,年龄又太小,照顾他的太监也未免对他心存不敬。

    从《翁同龢日记》中所记载的内容看,光绪帝入宫时身体确实很差,瘦弱多病,经常感冒,腹痛头疼。说话结结巴巴,且胆小怕声,雨天打雷,会吓得大喊大叫。一次光绪帝"读(书)时正雷电,以一手拥护,左右而大声,以雨声相乱"。

    这样一个性情敏感、体弱多病的小皇帝,他所需要的是母亲般的体贴与关爱、父亲般的依靠和支持。然而,他既没有皇帝应有的尊崇,也没有一个属于幼童所应得到的关心与照顾。

    第56节:"君臣"母子(3)

    《戊戌政变记》中引述太监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