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页 (第1/2页)
其次,就奕??而论,"不二"贤王地位已成为过去。 慈禧垂帘听政之初,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西方列强侵略不利局势,内忧外患,因而欣然採纳奕??的建议,重用汉臣。对以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封疆大吏有求必应,全力支持,不加遥控;对列强实行"外敦信睦,隐示羁縻"的外交路线,力求中外和好,稳定对外关系。最终扑灭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熊熊烈火,使摇摇欲坠的清王朝的统治得以稳定,奕??也因此获得"中兴贤王"的美誉。 然而,在经歷了慈禧同治四年的打压后,奕??在慈禧的眼里,任事则"窃权乱政",不任事则"委蛇保荣",可谓进退两难,宏图难展。尤其是他不可替代的外交能力也逐渐被李鸿章集团所取代。奕??的势力已江河日下,与同治初年那个不可替代的"贤王"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慈禧弃掉奕??这颗棋子是早晚的事情,乘中法战争而採取行动只是以此为藉口,而绝非有意对法主战而进行的断然措施。 《十叶野闻》评价道:"及中法之战,议和失策,慈禧即借是以逐恭王。" 取而代之的是醇亲王奕! 二 奕??(右)与奕慈禧彻底罢黜奕??领导的军机处,组成由礼亲王世铎、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工部左侍郎孙毓汶所组成的新军机处,这一人员安排,可谓煞费苦心。她选任的标准就是要死心塌地为自己服务。慈禧的目的就是要在自己身边构建起一个势力,即使归政以后,依然可以操作自如,依然可以通过他们影响光绪帝的决策。与此同时,她特别地突出了奕在朝局中的重要地位,在公布军机处大名单的时候,慈禧还连发了另一个懿旨:"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会同醇亲王商办,俟皇帝亲政后再降懿旨。"(《翁同龢日记》) 第四部分 第67节:猬集后党(2) 张之万像 在大事的处理上,军机处必须与醇亲王奕商办、裁夺,实质上就是将奕置放在军机处领班的位置上。 慈禧罢斥奕??后,有人曾竭力为奕??开脱,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日讲起居注官盛昱。当知道慈禧正是利用了自己的奏摺罢免了奕??以及全体军机大臣以后,他懊悔不迭。因为他知道奕??的领导才能和对王朝使命感无人能替,他上书的目的无非是希望促使奕??焕发朝气。而慈禧罢免奕??确实与自己的初衷相去甚远。在突发事件面前,他所能做的就是连忙上书,试图补救:"恭亲王才力聪明,举朝无出其右者……国步阽危,人才难得,若廷臣中尚有胜于该二臣者,奴才断不敢妄行渎奏。……奴才前日劾章,请严责成而不敢轻言罢斥,实此之故。"(《晚清宫廷纪实》)迂腐的盛昱哪里知道,聪明如此的一个女人,怎么会不知道与自己合作二十余年的人所具有的超凡能力。即使没有盛昱的劾奏,恭亲王之获谴,也是早晚的事情。而盛昱一再强调奕??"才力聪明,举朝无出其右",只会触动慈禧更深的嫉妒,企图以此让慈禧收回成命,岂不是缘木求鱼? 盛昱像 慈禧免去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