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7页 (第1/2页)
第99节:珍妃之死(4) 【加入收藏】 【发表评论】 【文学论坛】 【大 中 小】 据说,光绪帝曾向慈禧请求留在北京,准备"亲往东交民巷向各国使臣面谈",以求议和(《德宗遗事》)。慈禧坚决不同意。没有史料说明光绪帝此刻要求留下议和有什么其他的目的。但是,依据光绪帝的当朝皇帝的身份及被慈禧幽禁的处境而推测,他请求留下应有这样的想法: (1)力图在议和中尽量减轻国家的损失; (2)乘机摆脱慈禧的控制,寻求执政的机会。 然而,谙熟政治权术的慈禧当即意识到"帝留之不为己利"(《崇陵传信录》),慈禧不会给予光绪帝任何独立发展的机会。于是,慈禧断然拒绝了光绪帝的要求,决意将光绪帝带走。 可有一个人她不能带走,这个人就是光绪帝的爱妃--珍妃。 为什么她不能将珍妃带走? 珍妃井因为,在出逃的紧要关头,她不会把逃生的机会留给珍妃。 可慈禧又不能把珍妃留下,因为她无法预测将年轻、貌美的皇帝妃子留在北京会有怎样的结果。 就在七月二十日的这个下午,珍妃死于景运门外的井中。 关于珍妃的死,说法不一,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1?李莲英杀死说 主要见于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等史料,慈禧在出逃临行前,"命李莲英推妃于宁寿宫外之大井"中致死。 2?珍妃自投井说 见于《慈禧轶事》等资料,慈禧西逃前,珍妃见与皇帝一同出逃无望,而独自留在京城"恐被辱,即投井死"。 3?崔玉贵杀死说 见于《清宫遗闻》等多种史料。"太后御夏衣,挽便髻;上御青绸衫。皇后、大阿哥随行,妃嫔罕从者。濒行,太后命崔阉自三所(景运门外)出珍妃,推坠井中"。 我个人比较同意第三种说法,原因是:(1)崔玉贵是慈禧的亲信太监。崔玉贵是太监的二总管,据说是慈禧的弟弟桂祥的干儿子,也就是光绪帝皇后的干兄弟,因此在宫中非常得势,颇得慈禧的信任。慈禧西逃之前,命令自己的亲信太监害死珍妃,在情理之中。 (2)慈禧迴銮后将崔玉贵赶出宫。慈禧迴銮后,为了平息事态,也为了给洋人作秀,宣称: "当时并没有把珍妃推到井里的心,只是在气头上说:不听话就把她扔到井里去。是崔玉贵逞能硬把珍妃扔下去的!"(《宫女谈往录》)与此同时,也将崔赶出宫。 在《宫女谈往录》中,记载了崔玉贵杀死珍妃的过程,节录于下: "七月二十日那天中午,……老太后吩咐我,说要在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