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页 (第1/2页)
计划生育抽查没有到戚家洼,戚干成松了一口气,开始收夏季提留,因林场附近三个组要废止承包合同,结算承包款时,戚干成原打算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把戚明全放在最后。 可是事情总是和愿望有距离,首先那几个村民组长就不配合,有的声明辞职,有的学会他的招数,在家犯了痔疮或者疝气。 戚干成只好和村干部逐户上门。工作拖了一个多月,也没什么进度。眼看张书记定的日程到期,连奔波带着急上火,痔疮真的发作,茅坑拉得一片红,路也不能走了。 这时乡上来人找到他的床前,告诉他戚明全组织人到市里上访,市里要县乡村去领人。戚干成问:「张书记在干啥呢?」来人说:「还能干啥?正在跳脚骂人!」戚干成听罢,头一阵晕眩。 八 赵离决定亲自到市信访局领人,顺便回家里看看,从上次回家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孩子恐怕快连妈妈的模样都忘了。 她嘱咐县信访办主任到三道岗同张道国一起走,自己把手头的几份报告处理完毕,然后喊上郭玉就出发了。 路过三道岗的时候,看到乡里的车停在路边守候,她示意司机不要停,车窗外看到张道国挥了一下手,意思是让她看见,她不由得鼻子里哼了一声。上次到三道岗,同张道国谈了一次话,张道国答应承包的事慎重处理,没想到过了不到一个月,他还是我行我素,弄出全市头一个打标语静坐的集体上访的事端来。听说省人大代表正在市里视察工作,几十人坐在市委门口,市委干部都没法进出,影响有多不好,人大代表们会对经州工作怎么评价呢?你张道国好大胆子埃郭玉在车前排座上漫不经心地说:「张道国当乡党委书记的时间长了,送走了好几任县委书记哩。」 「老油条了是不是?」赵离问,「听说他还创造出全县最后一个分队的纪录来?」「可不是,道国这个人的思想僵化得厉害,其实是在「文革」中起家的。不过人很能干,也有能力。」 「思想路线不解决,越有能力,越能坏事。」赵离说。想起那天同张道国谈话的情景,张道国一口一个「我认为」,强调基层工作的特殊性,其实是固执己见,最后赵离听得不耐烦了,粗暴地说:「你认为什么?你没有认为的权利!中央和省市县委已经有了现行政策,你基层党委只能坚决执行不走样。 你也有权利,你的权利只能是怎样把上级的方针政策执行得更好。」话说得不是完美无缺,但不这样说就不能镇住张道国这样的铜头铁脑。况且县委书记不是理论家,也不需要一定要长着个独立思考的脑袋不可。 当时张道国眨眨小眼睛,没有再争辩了。还以为是服气了,谁有料到他的思想阻力有这么大,而且胆子更大。新城被确定为沿边开放试点县,三道岗一不想方设法招商引资,搞活沿路经济―――外县沿路集镇都在大兴土木,二不大办乡镇企业,三不引导农民,反而兴师动众收回农民的责任山,还以为是巩固集体经济,难道改革开放同巩固集体经济有什么矛盾吗?赵离不禁对郭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