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页 (第2/2页)
出徒」。席间,小k赠给他惟一的箴言是:「现在你可以到街上去了。我相信凭你现在的本事,肯定要比我强!真是强人手下无弱兵呀」 这就是当年11月王同山在苏州老阊门河边菜场首次行窃的序曲。 王同山的频繁行窃活动,很快就被他所在的念达学校察觉。 这是因为小k的行窃行迹暴露于前,而王同山与小k过于亲密的往来及他们同宿同出的诡密劣迹,早已进入了这所小学师生们的视野。当然王同山在街上行窃与他在学校里江河日下的学习成绩恰好形成了明显的对照。当地派出所这时也根据群众的举报,渐渐发现了王同山和扒窃老手小k相偕作案的珠丝马迹。王同山从第一次在老阊门得手以后,便开始了旷课、逃学。他有了钱,不但加紧出入饭店酒肆的频率,而且又学会了抽菸。 真正引起学校注意的是,第二年夏天王同山和小k一起考进了苏州五中以后。这是一所华任中学。当时也是寄宿制,该校老师早已经得到念达小学转来的相关资料,五中对王同山和小k从入学开始就引起了格外注意。但是由于念达小学始终没有抓住小k和王同山作案的证据,派出所也对此无法介入。就在王同山进入五中的当年秋天,他的扒窃犯罪终于败露了。 起因是一位和王同山邻座的女学生。她的举报让学校校长和老师们闻知大惊:王同山在星期天上街扒窃一个妇女时,被这位女学生当场发现,并且找到了他扒窃的证据。于是该校教导主任亲自出面,把王同山涉嫌盗窃的事实通知给了苏州某工厂任职的王父。行伍出身,脾气暴躁的老人哪里容得下敢在光天化日下以行窃为荣的不屑之子?于是他在王同山回家的当天夜里,用他从前在解放军兵营里缠腿的二米多长绑腿带子,把个王同山双手双脚牢牢地捆住,然后把儿子吊在自家的房樑上狠狠用皮带抽打。哭声、叫骂声和求饶声在王家那狭窄的厢房里整整响了一夜。次日天明,已经被父亲抽得皮开肉绽的王同山,尽管口里发誓从此金盆洗手,再也不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了,然而他的父亲却没有把这13岁的孩子从房樑上放下来的意识。因为他不肯相信儿子的话。 如果说父亲施用这「家法」的初衷仅仅出于责任和义务,那么通宵达旦的吊打留给王同山幼小心灵中的伤痕却是多年无法消除的敌意。樑上一夜纵然痛苦难熬,但这种体罚的结果竟是王同山对父亲产生的逆反心理。后来他长大了,甚至把对父亲的敌意变成了仇恨,而这种仇恨种子肯定会结出可怕的毒果。那天夜里,王同山就在房樑上想好了逃生的主意,当他看见暴怒的老人去工厂上班时,就以尖厉的哭声引来了看门卫的老大爷。老门卫见不得这孩子痛苦的眼泪,于是把王同山从房樑上放了下来。就这样,王同山带着满身的伤痕逃走了,从那时开始他就下决心再也不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