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页 (第2/2页)
跳忠字舞的人群中侥倖掏了一个小姑娘的钱夹,不过很可怜,他只掏得二块五角钱。当王同山发现徐州不可久留时,便前往了中原腹地郑州。在郑州他又接连掏了几个包,也没有让王同山缓过了元气,因为这里不比上海和南京,偷一个包容易,遇上足以让他尽情挥霍的钱却并不那么简单。再说他也知道河南是一个苦地方,哪里能遇上一个腰缠万贯的大款呢?于是他就从郑州出来,经章丘又径直去了山东省的海阳,此后便是河北的石家庄和保定了。等这一圈跑了下来,王同山这才发现自己身上的棉袄穿着有点热了,而换一件新衣也不那么容易,他必须要一口气偷下十几个包,在解决肚子问题以后,才能考虑如何改头换面的打扮一番。 好不容到了华南大城市武汉。这里对于初来的王同山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 卷四 鱼龙之变·三次越狱 第30节 跑了一圈,又回到南京(2) 在古老的黄鹤楼旧址前,他想起少年时曾经写过的许多散文和诗词。小时候他梦想的武汉三镇如今终于来此一游,然而他并不是来此瞻仰古今英雄人物的旅游者,也不是那些赶赴长江大桥旁进行革命串联的小将。王同山想起自己此行的使命,心底不禁泛起一股悲哀的酸楚。他是为了掏别人的钱夹才跑到他小时候心驰神往的黄鹤楼下,尽管在武汉他不虚此行,先后又掏到了十几个钱夹,衣袋里的钱至少足够他海吃海喝半年以上了。但是王同山忽然感到有了钱以后的自己,心情其实并不很好。有时候他甚至感到自己活得过于无耻,凭着他的智慧和能力,本来可以作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堂堂正正地来到武汉,可是他如今居然如此萎缩,如此地低眉敛气,甚至他连路人经过时也不敢抬起头来认真地打量对方。 「既然逃到哪里也不光采,索性还是回去吧?唉唉,我这辈子就是这样的命了……」在汉口江边徉徜了几天以后,王同山这才忽然知道时光已经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看到武汉城里有那么多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购买粽子,他心里万分难过。于是他便在端午节那天过了江,乘船直达南京。这里可是他掏包的老战场了。同时他也知道南京就与他正在服刑的小茅山农场近在咫尺。跑了几个月时间,他没有想到又鬼使神差地返回了原地。那个时候,他真想壮着胆子主动前去小茅山农场自首投案,他认为除了苏州那个毫无亲情的家之外,自己可以落脚的地方也就只有小茅山了,即便跑到天涯海角,他也不会有一个家接纳他。虽然他一旦回到小茅山,就要面临着重镣加身的严厉处罚,但是从武汉回来的王同山已经把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都作了充分的估计。没有什么比到处流浪更艰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