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8页 (第1/2页)
在船队中往来的小船是中国式的小帆船。这种小帆船用的是竹帆,即用竹条编成竹蓆状的骨架,然后在骨架中夹进竹叶。 遣唐使的归国船队的货物比来时增加了将近一倍,每艘船上有十名警卫士兵。船队夜间不航行,一般把船停靠在岸边,人留宿在船内,如果是较大的码头,则上岸投宿在官府的驿馆里。 黄河的水面高出长江水面约五十米,人们因此设置闸门和堤堰,调节大运河的水位。 南下的遣唐使船队一进入闸门,门便被关闭,水被放走,水位下降,达到低水位时,船只开始航行;而北上的船队则相反,加水使水位增高,上升到高水位时再航行。临近闸门时,船便开始排队等候,有时要花三四天才能通过。 堤堰的作用就是阻断运河水流,调节水位。遣唐使船队在临近宿州码头时碰到一个堤堰,二十艘船的货物全部被卸下,人也全部下来,腾空了的船由縴夫和牛、马拉着,通过用石头建成的弧形堤堰,再被推入低水位的河道。由于要越过堤堰,船队在宿州滞留了十天的时间。 船队到达与淮河汇合处的泗州时,已是离开长安二个月后的九月初。 船队航行在东流的、宽阔的淮河水面上。 河里涨水,水淹到了两岸村落的屋顶。绝壁下深水处有一堆黑乎乎的东西,成群的老鹰和乌鸦在那里飞来飞去,白色和褐色的鱼像冒泡一样,不时翻着肚子跳出水面,一股难闻的恶臭漂了过来。 "那是什么?"朝衡向老船工问道。 "死人啦。淮南一带因下暴雨,接连不断地饿死人,各地发生了暴动,那都是些被杀后扔到河里的人。" 朝衡默不作声,一脸阴郁。一只小帆船并排行驶着。为了避开死尸群,那只船向朝衡的船靠近了许多。 咦!那船上的男子引起了朝衡的注意。 那男子在帆影下,虽说靠近了不少,但大船和小帆船间还是有相当的距离,所以看不清模样,可他的身影特徵却使朝衡一个劲儿地回忆。 他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敌人的密探,为什么要一直穷追到这里? 可再一看,哪里是什么敌人,完全是一个令人怀念的身影!恰在这时,那人双手合成喇叭,喊出了朝衡的名字。 朝衡一听声音就清楚地想起来了:是李白! 李白在宫中因羞辱高力士而惹恼了玄宗,被赶出长安,到现在已过了十年。 朝衡命令船长放下绳梯,邀请李白到自己的船上,两人用葡萄酒庆贺再次相见。 "你所喜欢的酒是玉浮梁吧?我记得,不凑巧,我这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