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_第10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0页 (第1/2页)

    室内不知什么时候已点上了蜡烛,古麻吕的双眼湿湿的,闪着泪光。

    "这次将他带到日本不就行了吗?"朝衡若无其事地说道。

    "我对鉴真的事情不太了解。如果是像你说的那样,而且如果他本人还有那个想法的话,那就悄悄让他上船,不要让官府发现。只有一起航,他就是我们的人了。"

    古麻吕咽下嗓子里涌上来的酸楚,握住了朝衡的手。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十月十三日,遣唐使一行和册封使节团在扬州办好出国手续,开始向苏州的黄泗浦进发。大伴古麻吕和几个译员留下来,于第三天,也就是十五日去扬州延光寺拜访了鉴真。

    促使鉴真渡海去日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朝衡在心里揣摸着。政治家、军人的动机和心理自然是无从得知,僧人的内心同样也让人捉摸不透。即使这样,朝衡还是大为惊诧。鉴真五次渡海均遭失败,且双目也失明,但却毫不气馁。他一得知第十一次遣唐使来唐的消息,便立即挑选好了随行的僧人,和需要携带的佛像、经典,做好了一切准备。所以,十五日这天,当古麻吕带着二千贯盘缠来恳请大师赴日时,鉴真当即答应,并立即暗中把僧人和随从召集起来,订好了去苏州的船。

    古麻吕一行欣喜若狂,先行向苏州出发了。鉴真一行24人于十九日晚,躲过官府的眼睛,渡过了长江。

    一艘遣唐使船上共有55名水手,也就是划船的人,四艘船共有水手220人。去年夏天到达明州港时,由于航行事故和疾病,人数减到了200人;一年多以后,也就是临出发的现在,又减到了150人。其中20人死于食物中毒,25人死于疾病、打架斗殴,还有5人去向不明。

    朝衡和清河大使乘坐在第一条船上,副大使大伴古麻吕在第二条船上,另一名副大使吉备真备在第三条船上,其他低级官员等人则在第四条船上。鉴真一行被邀请乘坐第一艘船。

    起航定在十一月十七日早晨。

    十三日的中午刚过,港口海关附近响起了吵吵闹闹的声音,夹杂着日语的叫喊声。海关官吏正在抓一个僧人模样的男子。

    "哎,那不是普照吗?"

    古麻吕下了船,跑了过去。普照是兴福寺的僧人,20年前和古麻吕等人一起来到大唐,后来失踪了。

    第四部分 第103节:十八、踏上旅途的我们(4)

    古麻吕和翻译努力交涉,但没有用,只好向朝衡求助。

    普照呆在明州的阿育王寺里,听到遣唐使回国的消息后,就拼命赶来了,他知道,错过这次机会,这辈子就再也没有回国的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