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_第11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2页 (第2/2页)

  地震是地球内部的应力散发,或者只不过是地球对着上天的一个微笑。但当它承载着众多人时,就成了大灾难。

    这天,在安禄山居住的范阳,从早上开始,在西边的地平线上就闪烁着奇妙的光,地面也传来隆隆的轰鸣声。

    这时,谁都以为是世界的末日到了。用土砖建成的建筑物,转瞬之间全倒塌了;地面忽开忽闭,许多人掉进了一道道小的裂缝里,有的人身体被夹住、压碎,有的人只有头露在地面上,有的人先掉进窟窿里,随即又随着混浊的水被喷了出来。有一个村庄被吸进了大的裂缝里,地面再次合上,人、牛、马等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十一月九日,天还没亮,安禄山站在废墟上,下达了出乎意料的进攻命令。

    "大义名分是什么?"一位将军质问道。

    "圣上密旨到了,下面宣读。率全军攻进都城,诛杨国忠,救朕,安邦。"

    密旨虽然是假的,但他的心却是真的,所以毫不愧疚。

    "有异议、煽动士兵者,诛三族。"

    安禄山的突然举兵是违背邯郸盟约的,他没有同颜真卿、颜杲卿、郭子仪等做任何商量就出兵了。

    他为什么举兵,又是什么时候决定举兵的呢?

    杨国忠对安禄山的挑衅愈来愈激烈,安禄山自己对战争的准备也丝毫不曾懈怠。

    安禄山也一直认为应在邯郸同盟众议一致的情况下举兵,可为什么又在十一月九日单独举兵了呢?

    这里有隐情,那就是朝衡的遇难。同盟的核心人物死了,他再也回不来了。

    就在这时,又发生了大地震,安禄山惊慌失措。在此慌乱中,他拼命要抓的就是进攻。

    注视着倒塌的房屋、燃烧着的阁楼,安禄山想起了母亲讲述的自己出生时的情景。……荒野里响起了野兽们的叫声,穹庐里充满了光。

    "这场灾难!天在命令说,起来吧!天命优先于同盟。"安禄山一边挠着浑身的肿疮,一边低语道。

    十八万军队集结到了一起,安禄山乘坐在铁轿子里,四周汇集着八千骑的父子军。

    这是不可思议的情景!在被天灾打垮了的城市的废墟上,军队像云一样涌现,穿过尸体遍布的大街出征而去。

    起初,他们就像一大群灾民,饿着肚子。几乎没有带粮草,所需物品都是向沿途的村庄、城镇徵收。随着向南行进,地震的灾害减少了,粮食也多了。士兵们吃饱了肚子,行姿也像军队了,马匹也日益恢復了精神,终于开始有了肃然的军队的样子。

    第四部分 第116节:二十二、举兵(2)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