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页 (第1/2页)
包括「兇手」加尔曼的亲友、枪击现场的航空公司职员等,均在作证前突然 失踪。由于没有证人,听证会被迫一再延期。 12 月2 日,法院对阿基诺案作出正式判决;全体被告均无被指控的罪行。 判决词刚宣读完毕,法庭内外顿时扰乱成一片。法庭内人们击掌跺脚、 嘘声不断,法庭外汽车喇叭震天响,以表达对判决结果的极度不满。 马科斯一手遮天、自我包庇的行为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反政府活 动,也壮大了反对派的队伍,使原来四分五裂的各反对党在斗争中为了共同 的目标逐渐团结起来。 1984 年,国民议会改选,结果反对党一举夺得了全 部议席的三分之一,从原来的11 席增加到60 多席,显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政治大决斗 马科斯眼看人心日渐转移到反对党一边,自己的统治基础有瓦解的危 险,就决定铤而走险,于1986 年2 月提前1 年半举行总统大选。这是战后发 生在菲律宾的一场最激烈、最惊险的政治决斗。 角逐一方是执政的新社会党总统候选人马科斯和副总统候选人、菲律宾 最具声望的政治家之一托伦蒂诺,另一方是非律宾最大反对党统一民族民主 组织的正副总统候选人科拉松?阿基诺和劳雷尔。 马科斯开始时对反对党的竞选活动并不介意,因为他拥有执政党的有利 地位,掌握着电台、电视台、主要报纸等舆论工具,有1.6 亿美元的竞选经 费,尤其是掌握着一支令人可畏的武装力量,所以他公然嘲笑科拉松?阿基 诺说:「我和女士们对话一向感到愉快。」并攻击阿基诺夫人毫无从政经验, 对经济和管理国家一窍不通,与菲共新人民军有勾搭,如她掌握政权,国家 就将陷于混乱分裂,共产党就会在菲律宾上台。阿基诺夫人与劳雷尔不畏强 暴,深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他们在全国各地辛勤奔波,或会见选民,或发 表演说,号召人民在「贪婪和腐朽的政权」与「自由、开放和负责的政府」 之间作出抉择。阿基诺夫人毫不讳言自己是个家庭主妇,「对政治我是外行, 但作为围着锅台转的家庭主妇,我精通日常经济」。她还针对马科斯的讥讽 回敬说:「他们说我没育能力和经验来管理这个处于危难中的国家,那么请 大家看看,在自称有丰富经验的那个人的统治下,这个国家现在被搞成了什 么样子!」阿基诺夫人的竞选讲演雄辩流畅,充满号召力,获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