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迷失—二十世纪世界丑闻纪实_第8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8页 (第1/2页)

    常援引美国宪法第5 修正案——「不得迫使任何人在任何刑事案件中提供对

    本身不利的证据」——作为掩盖自身罪行的护身符,拒绝回答任何实质性问

    题,妨碍了调查的进一步展开。相对而言,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

    兰大有「好汉做事好汉当」的勇气,他表示:「我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我可

    以把一切都告诉国会。」因此在作证时麦克法兰基本上是有问必答,其证词

    可靠程度也较高。可结果发现,他越是吐露真情,调查人员就越是抓住他不

    放,而对那些信口雌黄作假证或以沉默作回答的反倒奈何不得。更令人气愤

    的是,因为麦克法兰的证词常与他人的证词大相迳庭,故时常受到质疑。每

    当这时候,麦克法兰极其希望白宫有关方面能助他一臂之力,设法弄清产生

    不同证词的原因。可白宫方面冷若冰霜,无丝毫反应。国务卿舒尔茨、司法

    部长米斯、白宫办公厅主任里甘等人甚至还落井下石,矢口否认麦克法兰所

    作证词的可靠性。一向对里根总统忠心耿耿的麦克法兰就这样被白宫轻蔑地

    抛弃了。世态炎凉人情薄,麦克法兰为此伤透了心,整日长吁短嘆,忧郁寡

    欢,有时甚至独自向隅而泣。为寻求永远的解脱,1987 年2 月9 日清晨,他

    吞服了25 至30 片镇静药品「企图自杀」,结果被妻子发现,急送马里兰州

    贝塞斯达海军医疗中心,经抢救从黄泉路上被拉了回来。这样,麦克法兰暂

    时逃脱了被迫前往托尔委员会作证的命运。

    麦克法兰想死而未得死,偏偏有人不想死却被阎王爷找了去,此人就是

    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凯西。

    凯西是「伊朗门」事件中的又一关键人物,正是他鼓动如簧之舌使里根

    最终决定与伊朗恢復接触、进行幕后交易。丑闻败露后,年已74 岁的凯西自

    然就成了被调查的重点对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电脑资料显示,凯西与诺思

    曾进行过多次交谈,因此他不仅对美伊以武器换人质的交易一清二楚,而且

    熟知诺思向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转移款项的情况。但他在听证会上常常避重

    就轻,闪烁其词。 1986 年12 月15 日,在预定去参议院专门委员会作证的

    前两天,凯西突然中风病倒,住进了医院,第2 天作了脑肿瘤摘除手术。术

    后凯西元气大伤,不久就半身不遂,说话困难,丧失了出庭作证的能力。在

    这种情况下,他于1981 年1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