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8页 (第2/2页)
闻心源忍无可忍,一把抓住了小伙子的车座。"你讲不讲道德?" "道德?嘿,刚才你干吗别我?""你没见那位妇女突然剎车吗?""那你干吗不停车,你碰我的车干什么?" "就算我无意碰了你,那你就故意撞人啊!" "你的技术也太差点了,练练再上街吧,还带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老人家教导的,要不服气,你来啊!" "爸爸,爸爸我不痛。"泱泱一个劲拽闻心源的衣服。 周围立即围上了几十个人,闻心源被各种各样的眼睛包围,可没有一个人出来说一句公道话。闻心源心里比手腕和腿更痛。他放开了小伙子的车座。 "小伙子我告诉你,要动手,你不是个儿,你滚吧,你记住,你会有后悔的一天。" "但愿你能活到那一天。" 望着飞窜而去的小伙子,泱泱产生了疑问。 "爸爸,省城的人为什么这么不讲理啊?他好兇哟!""因为他们是省城人嘛!" "咱们部队的人为什么不凶?""因为咱们是部队嘛!" "省城的人就要比部队的人凶吗?""他们没文化,缺少教养。" "他们没上过学吗?" "上是上了,但他们没学好,你可不要跟他们学。""这种人是坏蛋!我才不学他们呢!" 闻心源给泱泱准备好了中午饭,立即赶到办公室。闻心源进办公室刚坐定,葛楠推门进来,把省报和《报刊报》给了闻心源。葛楠看闻心源脸色不好,关切地问他有什么事,怎么这么副哭丧模样。闻心源没把上午路上的不快告诉葛楠,说没事。闻心源跟葛楠说没事时,已经看到了省报上的消息。这是他转业到地方后写的第一篇文章。《盗印图书的背后......,文章不是就事论事报导他们查盗版的案件,而是透过盗印图书的现象,对盗印图书不法行为的种种根源作了透彻的分析。看起来是一篇查盗版案的报导,实际是一篇经济体制改革内在障碍的深层次分析研究文章,文章从盗印图书的不法现象切入,对图书发行的现实问题提出许多新的观点:计划体制下的垄断经营造成了产、供、销渠道不畅;出版社自办发行低水平推销,网点不全,致使市场货源短缺;集个体书店不公平竞争,良莠不齐,经营无序;印刷厂布局不合理,生存困难,逼良为娼;不法书商惟利是图,不择手段,牟取暴利;行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是非不分,助纣为虐。结论是萧条的市场和潜在增长的购买力,给不法书商提供了有机可乘、有利可图的作案条件。文章同时提出了治理盗版的措施。省报没有把它当作新闻通讯发表,而把它放到了第二版"改革笔谈"的专栏,显示了文章的分量。《报刊报》同时转载,更扩大了文章的影响。闻心源对省报编辑的眼光很满意,他想不知那位接待他又拒绝他的总编辑是否看过这篇文章,或许他早忘了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