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页 (第2/2页)
暮气横秋,体力不支,这大清的江山也应该由我来扛了。我忍气吞声了十几年,戎马倥偬,出生入死,不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吗?儿臣谨遵父汗的遗命,尊王敬汗,已经立下了显赫的军功,大清国的缔造也有儿臣的一大功劳呀,他皇太极称帝所用的玉玺不就是我派人奉送的吗?如今他已是病魔缠身,理应由儿臣我来接替他的帝位。如果儿臣成了大清国的皇帝,当务之急就是消灭明朝,统一中原,我要让我们爱新觉罗氏的子孙世世代代成为中原的主人!父汗,儿臣并不是件逆狂妄之人,儿臣问心无愧,请父汗的在天之灵保佑儿臣早日实现这个梦想!」 多尔衮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忽然被一阵锣声惊扰,不由大怒,起身喝道:「祭神重地,什么人敢这样大胆喧譁吵闹?」 「不,不好了,王爷,明军人马已经来到了阵前,要向我军挑战呢?」 多尔衮这一回是真的清醒了,他眉头一拧「来而不往非礼也,各牛录额真听令,严阵以待,听本王的调遣!」 多尔衮披上战袍,跨上宝马苍龙骥,带着豪格等将帅登高远望,观敌瞭阵。这一看他心里勐然一惊:天哪,似乎是一夜之间,明军的大队人马漫山遍野四外都是,更令多尔衮感到触目惊心的是,那乌压压的明军军营里旌旗猎猎,醒目地写着「洪兵」! 「洪承畴来了?莫非他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吗?」多尔衮的脸色阴沉下来。 对大名鼎鼎的洪承畴,多尔衮早有耳闻。洪承畴先中举人又登进士,仕途顺利,官圣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成为镇压陕西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崇祯十一年(1638)洪承畴设计伏击李自成的军队,大胜,从而被摇摇欲坠的明朝末帝崇祯更加宠信,满朝文武也寄以厚望,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洪兵」。 从清崇德元年(1636)以后,皇太极便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明朝,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清军数万铁骑五次征明,肆意践踏着大明千里平川的华北大地,令明朝上下人人自危。关键时刻,明廷于崇祯十二年初,特命洪承畴为蓟辽总督,主持对关外的清兵战事,以拱卫京师。 年近五十的洪承畴深知肩上的担子。大明内部党派纷争,人心涣散,连年对农民起义的镇压更使国力贫乏,山河破碎,一向被认为用兵如神的洪承畴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因为他知道一失足便会成千古恨!当锦州被清军围困一年多,频频告急的时候,洪承畴决定孤注一掷了。他共徵调宣府总兵杨国栓、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蚊、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白广恩、宁远总兵吴三桂八镇大军十三万、马四万,集结宁远,准备与清兵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