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白领_第36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页 (第1/2页)

    这成了她永远都无法面对的残酷,是她终生的遗憾!

    7.最可怕的是和社会渣滓在一起

    坐牢、不跟家人在一起,对于我来说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和一些真正的社会渣滓在一起。那些人做事没有逻辑,不讲信誉。我必须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那些非常无聊的事。而我自己在那样的环境里生活,不由自主的我觉得我自己已经变化了,变得非常可怕。

    王勉具有怎样的变化,我无从考察,也无从比较。因为,除了对她几次几个小时的访谈,我没有办法去了解她的过去。她告诉我说,李晶晶现在北京。我希望我的报导在报纸上发表以后,李晶晶能来找我,但是没有。

    尽管我的报导只是王勉一家之言,除了监狱里保存的案卷,我没有其它渠道去核对事情的真伪。而那份案卷,除了法院的判决书,其他内容几乎都是罪犯自己填写的。

    据我了解,监狱方面,是没有力量对罪犯所填写的内容逐个人逐个项目去核实的。

    在与王勉的交谈中,我最初的感觉,王勉是属于那种非常感性的人。但随着交谈的深入,我发现她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

    平常状态下,她基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样理性的一个人,却做了那么冲动的一件事,这的确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她的个性很强,没有太多的朋友。她说在上小学的时候,她的老师就曾经批评她太过清高,太过傲气。那时候她还不懂清高和傲气的意思。回家的时候她问她妈妈。她妈妈对她说,那是骨子里的东西,天生带来的,改不了。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感觉到了她说的那分清高。

    我很相信她,也很相信我自己的感觉。

    然而,我关于王勉的报导见报以后,在王勉所在监狱的女犯中间却产生了相当震动。很多认识王勉,和王勉曾经一起生活过或者接触过的女犯们几乎众口一词:“瞧她把自己说得有多好,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了?”这是她们很多人的原话。

    我不禁茫然。

    难道真的是王勉把自己美化了?她没有跟我说实话?还是我的感觉出了差错?

    很快,王勉委託她的管教队长转告我说:“谢谢您的报导,但您的报导也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

    我很内疚,因为所有的“副作用”都不是我的本意,那是我事先无法料到的,所以我无法避免。

    紧接着,关于王勉的一些传言进入我的耳膜:

    一个接见日,某罪犯的一个亲戚在接见室:“那不是王勉吗?她原来在糕点厂当会计。我见过她。”

    “她根本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学过法律。”

    “她把自己说得那么仗义,可能吗?我们平时和她在一起,她最自私了。”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很想搞明白。

    我向一位管教队长询问:“这里的人都说王勉自私,她怎么自私了?”

    管教队长介绍,王勉这个人很多面。可能跟大家在一起,有时候做事让人感觉不太实在,可有时候又让人感觉她人非常好。

    前一段时间北京市扶贫济困办公室发起了一个名为‘救助一个家庭’的春风行动。监狱里的部分罪犯表示愿意从自己的生活费里省出一点钱来,拿去救助一个贫困家庭。有几名罪犯心里想参加,但是又确实困难拿不出那点钱,王勉帮着3个人出了钱。

    这钱虽然不算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