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页 (第2/2页)
、努力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后终于导致失败。 所以,能够守弱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才最不容易遭到失败。 知道自己的孱弱,而能够接纳这种弱势,坚强地忍耐弱者的地位,才能累积实力,使自己慢慢脱离弱者的不利地位。 殷通会遭到杀害,沛县郡守会身败名裂,皆在于明知自己是弱者,却硬不承认,想用投机的方法成为强者,反而促成了自己的败亡。 早年的张良何尝不想使自已成为天下无敌者,所以凭自己的力量,想去暗杀秦始皇,即使以他的智慧和狂热,最后仍是功败垂成。黄石老人所教他的,便是「守弱」的智慧,不要争强,让自己永远成为弱者,日后张良的确将此原则彻底奉行,所以成为中国史上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 项梁原本个性审慎,颇能守弱,北上以后的一连串成功,使他自认是「东方不败」,连宋义的劝告都听不下去,败亡自是无法避免的命运。 以李斯的智慧,数度能够转败为胜,但在和赵高夺权落入劣势后,却不懂得立刻採取守弱的原则,急着压倒对方,反而遭到了彻底的剷除。 范增倒是较懂得守弱的智者,所以能在宋义的夺权计划中,保住了「项家军」最后的生机。 刘邦在这方面作得最彻底,在日后的楚汉相争中,他一直都是弱者,虽偶尔他也想争强,但只要碰到挫折,他立刻又成为守弱的专家。张良所以称赞他:「沛公殆天授也。」便在于刘邦的确有这方面的天赋能力。 天生异相,使他产生天生的过人自信心,他不在乎自己是强者或者是弱者,只是尽全力去努力,将不求成功的努力养成了习惯,这种不屈不挠的努力便成了他最大的优势了。 刘邦大传--第四篇 进军关中 第四篇 进军关中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 老子思想最主要的精神,在于质朴于静,顺环境之自然变化,做最务实的工作,不做不必要的心里欲求,所以「为腹不为目」,只求真正的需要,不求心理的希望。 人的需要真实非常有限的,只是欲望却是无穷,过分去追求欲望而不能节制,真结果经常是更不能满足,反而更痛苦,而无法掌握自我的意志。 色不过五,但过分追求其变化,反而无法真正掌握色彩的意义,而成为视觉迟钝。音不过五,但过分追求真变化,也会弄得听觉不灵。味不过五,但过分造求真享受,反而弄得食不知昧,什么乐西都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