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页 (第1/2页)
又将秦军二十万投降的官兵,委由和叔父项梁颇有交情的上将军司马欣率领。 解除了这支秦国最可怕武装部队的牵制,项羽自然火速向关中推进。 这时候发生了件严重的悲剧。 章邯不在军中,司马欣虽能干,但他是策动降楚的主谋,早已失却部属的信心。加上项羽不相信秦军能心悦诚服,又派遣不少楚军的中低层将尉和小领队参杂于秦降兵中。 在这以前,秦军一向看不起诸侯军,所以彼此相遇时,诸侯军经常是受辱者。如今诸侯军反奴为主,自然也不会善待秦降军了。不但这些干部经常欺凌其他部队的士兵,也常藉故攻击秦国的降卒,甚至公然取笑、侮辱他们。 司马欣个性温和,面对这种事件,只有抚慰秦卒,不敢公然向项羽抗议。 因此在总司令部的章邯并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 秦降卒怨恨愈积愈深,忍无可忍之下又投诉无门,乃相互私下讨论: 「章将军劝我们投降诸侯,可以获得很久好处,结果他们三人为王,我们却受此非人道待遇。如今我们若能攻入函谷关、击破秦皇室,总算能回到故里,如果不能破关,诸侯军势必强押我们到东方。这样我们不但远离家乡,并且将受到一辈子的奴役;秦皇室也会因为我们叛降而尽诛我们的父母妻子。陷此困境,怎么办才好呢?」 议论纷起,秦降军部队呈现极端不稳状态。 不少楚军干部也传闻秦降卒可能再叛变的消息,乃紧急向总司令部密告。 项羽对秦军素无好感,决心以最极端的手段彻底解决此问题。 其实最让项羽心中不平衡的是粮食问题。二十万降卒每天耗费的粮食相当可怕,虽说秦军有他们自己的粮食,但这个时候两军的粮秣补给早都陷入了困难。因此能少些人吃粮,对指挥官立即可减低不少压力。 于是项羽决定:杀!杀!杀! 但二十万秦军,用刀砍得要许多人力和时间,万一激怒了他们而全部奋起抵抗,楚军可能要受不少伤害。 项羽思考良久,使私下召见英布和蒲将军密商道: 「秦国官兵甚多,然而他们心中不服,如果在函谷关前倒戈,必危及我大军安全。不如现在便击杀他们,只要留下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和我们入关即可。」 当晚军队已到达新安城,新安城南有个陡峭的黄土高地。 项羽先邀请司马欣、董翳到指挥中心,表示有要事商量,并由英布暂时代理司马欣统率秦降卒军团。 两人不疑有他,又以为可赴总司令部会见章邯,或可反应秦军被欺负之事,便欣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