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页 (第2/2页)
说完,亲自率领了一百名勇士扼守险要地带,静等着高士达的大败。 老天没让窦建德失望,五天之后,高士达果然大败。 高士达本人在混战中掉了脑袋,杨义臣挥军如水银泻地一样淹杀过来。 料到你会败,可是没料到你败得这么快这么惨! 窦建德一看情形不对,虚晃了一枪,掉头就跑。 就在杨义臣本着除恶务尽的人生宗旨要把围剿进行到底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朝廷内侍郎虞世基因为忌恨杨义臣多功,在这关节眼上向杨广进言调杨义臣回朝。 杨广居然也同意了。 要不,怎么说隋朝活该是一个短命王朝呢? 回家后的杨义臣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所以说,这一次,窦建德真是险过了剃头。 等杨义臣一走,窦建德就咸鱼翻生了,凭藉着仅剩下的二百名部众,很快就夺取了饶阳,结束了那种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然后以饶阳为根据地,招集散失的士卒,为高士达发丧,厚待俘获的隋朝官兵,渐渐队伍又积累到了十多万人,军威重振,并于公元617年正月,正式在河间郡乐寿筑坛,自立为长乐王,年号丁丑,设置百官,分治郡县,跻身于竞争激烈的造反市场中,成为了业内的一名成功人士。 不过,此时的窦建德跟瓦岗的李密比起来,实力上的差距还很大,窦建德得一口一句叫李密为“盟主”。 李密在河南的事业做得很大,红透了半边天。 这让杨广很不爽。 七月份,杨广发出了数道诏令:调江都通守王世充率领江淮劲旅,将军王隆率领蜀地的少数民族部族武装,河北讨捕大使韦霁、河南讨捕大使王辩、河内郡通守孟善谊、河阳郡都尉独孤武都等各率自己的部下,开往洛阳,共同对付李密。 每一道诏书上都特别指出:所到河南军队,由薛世雄统一调度! 薛世雄是什么来头的呢? 薛世雄绝对是隋唐年间的一个勐人,时任左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 薛世雄出生在一个职业军人世家,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领导才能。史书载:他经常用石子在地面上画出城池的轮廓,然后和小伙伴玩互相攻防的战争游戏,只见他指挥若定,号令分明,俨然一个小将军的模样。搞得他老爸看了,惊奇得对别人说:这个孩子一定会振兴我薛氏家族! 果然,薛世雄十七岁的时候就跟着周武帝宇文邕去冲锋打仗了,在消灭北齐,统一北方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授予“帅都督”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