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太子找不到陛下皇后很着急 (第1/2页)
苏尘拱手笑道:“高见谈不上,有一个小东西与各位分享。” 说完从李承乾跟前拿过纸笔,正要开始写字,发现手里的是毛笔。 “铅笔还有吗?” “稍等,本宫去取来!”李承乾起身,亲自去给苏尘拿铅笔。 五位大儒,更加看不懂这苏尘是何人了,太子竟然心甘被其驱使。 不一会儿,李承乾取来铅笔,上次苏尘给他的一支都还没用完。 李承乾也发现李世民在门外,同样被李世民阻止了行礼。 苏尘在纸上写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他们方才与李承乾争论的,就是这句话。 苏尘也不清楚,这句话要如何理解才是最正确的。 因为孔子当时写【论语·泰伯篇】没有标点符号啊!怎么理解就得看你怎么断句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也有理。 苏尘写完后,拿到张玄素面前,“敢问这位先生,这句话如何理解?”苏尘站在他面前等着他回答。 张玄素,前隋遗臣素来以清廉闻名,深受李世民看重。 接过苏尘递来的纸张,先是疑惑细小的铅笔字,随后看到方才他们正讨论那句话。 “此句出自孔圣论语·泰伯篇,其意为:为君者只需让百姓按照政令执行,不必对其解释其中原由。” 苏尘摇了摇头,从张玄素手中拿回纸张,继续写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又如何解释呢?”苏尘再次将纸张递给张玄素。 张玄素接过一看,“这……” 他们从未见过这些符号,更不清楚它们的作用。 但这句话被那些符号给隔开,张玄素也大概明白其中的奥妙。 尽管叫不出那些符号,但很明显是用于断句的。 如此一来,这句话的意思就变了。 张玄素看着被重新断句后的那段话,也给了解答。 “此言经阁下断句,现在意为:百姓若有能力,便让其自行执行,若能力不足,则让其明白其中道理,提升百姓的能力。” 苏尘不置可否,又接过纸张,再次写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请先生再解释一下,这句为何意!”苏尘笑着递给张玄素。 张玄素接过后,震惊了。 他怀疑以前学的圣人之言,是不是都错了,暗摇了摇头。 “此句意为:百姓若能听从政令执行,则让其听从政令执行,对于那些不能听从政令的民众,应该让其明白其中道理。” 张玄素说完,对苏尘恭敬一礼,“先生大才,玄素敬佩!” 苏尘连忙扶起张玄素,“这位先生礼重了,小子不敢当。敢问先生可是姓张?” “正是!”张玄素有些疑惑,难不成这位大才认识他? “久仰,久仰!张先生素有清廉之名,小子敬佩的很。”苏尘真心实意的笑道。 苏尘这话让张玄素感到诧异,苏尘竟然真认识他? “玄素,可否予我等一观!”孔颖达走上前对张玄素问道,他此前发现张玄素,看了苏尘所写的纸张后,几次露出震惊的表情。 张玄素将纸张递给孔颖达,接过纸张后孔颖达同样惊讶了,三句话不同断句方式,意思也跟着变了。 也明白为什么苏尘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