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 朱元璋:儿媳救咱,你爹疯了 (第1/2页)
当常遇春带着朱允熥上殿的那一刻,朱元璋都猛的站了起来,神色激动的看着常遇春。 洪武二年,常遇春暴卒军中。 有人说,他杀孽太重而死! 有人说,他多次逆转局势,是违逆天道,为天不容。 当然,最合理的解释还是说他在战场上太拼了,留下了许多病根和后遗症,所以突然暴毙。 但无论如何,他的功劳之大,无可匹敌,唯有徐达能比。 可二人终究路子不一样,一个主帅,一个主将。 一个谋略部署,一个冲锋陷阵。 无论再厉害的谋略部署,若是没有一个猛将上阵杀敌,去执行的话,也是徒劳。 而常遇春就是属于指哪儿打哪儿,而且心思单纯,忠心耿耿。 自从跟了朱元璋,他就是先锋,一路上横推所有敌人,无往不利,百战百胜。 他不仅多次救将领,多次援助解围,更是在鄱阳湖一战,救了朱元璋,扭转局势,大败陈友谅。 可以说,朱元璋半壁江山,都是常遇春冲锋陷阵打出来的! 没有常遇春,绝对没有朱元璋。 所以常遇春的地位,绝对没得说。 否则朱元璋不会非要让朱标娶常遇春的女儿。 只可惜,常遇春英年早逝,还没有来得及享受。 而朱元璋当年得知常遇春死了,也是第一次哭的稀里哗啦的。 甚至写了首诗,说自己儿女死了也未必哭得出来,但常遇春死,他却泪湿一地。 毕竟,天下一半都是常遇春打的,可常遇春却没有享受半点,就死了。 这也是朱元璋的意难平。 而今看到常遇春,朱元璋自然是无比激动。 他当然立马就明白,这肯定是朱允熥复活的,所以非常开心,立马走下丹陛。 周围的百官,也都目瞪口呆。 尤其是文官们,天都塌了。 洪武一朝,因为是开国的原因,武勋地位高的可怕,文官里当初厉害的李善长这些,也是淮西党。 后来,淮西武勋开始老的老死的死,杖打的少了,文官们要以治国而崛起,本想着最多等到第二代皇帝登基,就能彻底压过武勋。 结果没想到,朱允炆这个几乎板上钉钉的二代皇帝突然没机会了,文官崛起更加艰难。 现在倒好,死去的武勋还开始复活。 这叫什么事? 淮西武勋本来也就以蓝玉为首,可现在冒出来一个常遇春,那是让蓝玉都怕的人啊。 所以不难想象现在文官们心里有多绝望。 这朝堂上的争斗,从来都是暗地里的较劲,可眼下,似乎天秤越发倾斜! 再看朱元璋,此刻已经上前: “遇春,果然是你!”朱元璋一把抓住常遇春的手。 常遇春也很激动,毕竟和朱元璋那么多年感情了,两人之间没有那么多别的心思。 甚至因为常遇春比较单纯,只一味知道打仗,所以朱元璋都担心他太老实,多次教他要智勇双全,不可一勇冠之! 别的皇帝都是怕臣子太聪明,尤其是武将太聪明。 可朱元璋却怕常遇春不够聪明,还教他聪明,可见信任和关系。 常遇春见朱元璋眼睛都红了,内心无比感动。 可却还是忽然变得严肃,一把推开朱元璋的手,说: “请陛下与臣保持距离!” “咋了遇春?是咱啊?你以前不是在咱面前最没大没小?现在一口一个陛下,一口一个臣?”朱元璋笑道。 常遇春还是板着脸,说: “今日来,只为三件事。那就是请罪,请罪,还是他娘的请罪!” 不等朱元璋问,常遇春就又说: “昨天下午,俺把七八个公侯武勋家的大门拆了,从他们那里,拿来了十万大军的兵符,给俺外孙允熥了。 俺外孙有攻打高丽圣旨,可调兵十万。陛下却不给兵符,如此戏耍,未免过分!” 朱元璋一愣,懂了,常遇春这是给他外孙打抱不平了。 老朱咳嗽一声:“咱先不说这些,兵符你拿去就拿去了,咱不怪罪。你也知道了?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了,亲上加亲啊,嘿嘿嘿。” 常遇春纵有千言万语,此刻也只想先给朱允熥把事儿办了。 于是后退一步,跪下: “请陛下让皇三孙允熥统领臣,去讨伐高丽!” 此话一出,淮西武勋里,冯胜、傅友德、周德兴、耿炳文、张龙、常升等人,几乎全部跪下: “臣等愿听皇三孙统领,灭高丽!!!” 朱元璋笑容一僵,看了看常遇春,又看了看一群武勋。 很明显,现在的武勋们,群龙无首了。 而朱允熥更是嘚瑟的叉着腰,看着朱元璋,一副你道高一尺,我魔高一丈的模样。 以前朱允熥需要借着马皇后和朱五四,在老朱面前肆无忌惮。 可毕竟在军中就少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