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因祸得福 (第2/3页)
王凡的事是跟他打过招呼的,一个从军的名额是小事,拿到朝堂上来说有点小题大作,但看在三家的面子上便默许了。 但皇帝的“子承父业”把他吓着了,太儿戏了,先不说王凡能否胜任,两界关现任总兵何去何从? 于是七八个朝臣同时喊道:“且慢!” 皇帝也吓了一跳,心中很是不悦道:“众卿为何阻拦?” 首辅看向兵部,兵部侍郎出班奏道:“陛下不可呀,两界关乃边防要地,怎可令一少年为总兵?” 御史赵炎也接口道:“是啊陛下,封他个队正即可,不可滋长少年人的傲气呀。” 皇帝不悦,一个队正你也在朝堂上奏对?你是不拿寡人当回事吗? “王凡现任何职?”皇帝发问难住了满堂朝臣,谁知道一个少年任何职啊? 兵部侍郎也是额头见汗,幸好他急中生智回道:“王凡并没有在兵部任职” “可有爵位?” 吏部侍郎道:“王凡乃一介白身” 皇帝怒道:“我没记错的话,王凡父祖皆是两界关总兵,为何没有对王凡进行封赏?” 满堂朝臣皆是无语,封赏是你的权利,你怪我们? “还有你”皇帝一指赵炎,在大朝会上举荐一个队正,是何居心?” 赵炎立刻汗如雨下,自己一急之下落了口实,心说皇帝不糊涂啊?谁说他痴迷炼丹的? 赶紧跪地请罪:“微臣知错” “谁知道王凡的情况,他要为国戍边,朕便封他个官”皇帝生气了,这些朝臣如此轻率,这还了得。 一个武将出班奏道:“臣略知一二” 皇帝一看是忠孝侯田亮,便道:“爱卿请讲” “襄阳王氏一门六人为国战死,仅剩独苗王凡,今年只有十三岁,白丁之身,现在离开襄阳以经商为生,尚未婚配。臣就知道这么多,请陛下恕罪。”田亮深施一礼退回朝班。 皇帝一听心头火起,怒斥道:“让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去戍边,大正国没人了吗?武将死绝了吗?” 满朝大臣跪伏于地,齐呼臣有罪! 赵炎更是抖如筛糠,他在心里把家族的话事人骂了个遍,怎么不把王凡的年龄告诉他,让他出这么大糗。 皇帝道:“封王凡为襄阳县男,食邑一千亩” “遵旨!”群臣齐齐高呼,此时此刻首辅也不肯违逆皇帝,谁都看的出来皇帝在怄气。 满朝大臣都看得出赵炎是要借皇帝之手送王凡去战场,皇帝岂能看不出来?拿皇帝作伐真是够胆大。 皇帝的想法很简单,你敢蒙蔽我,我就跟你对着干!现在还不知道都有谁参与,不然就当场发飙了。 果然皇帝继续道:“御史赵炎勇于任事,卓任延边府庆安县知县,即日离京赴任。” 还是那个性子,刻薄寡恩,睚眦必报,报仇不隔夜……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个皇帝。 没人为赵炎求情,都看得出来皇帝已经没了耐性,应该是急着去炼丹了。 首辅看了赵炎一眼冷哼一声便离去了,其他朝臣没有一个同情赵炎,毕竟吃相太难看羞与为伍。 远在望海的王凡还不知道,一场危机就这样化解了,而且天降富贵正朝他飘来。 他正在琢磨要不要干掉李纯他们六个人,被人时刻惦记着不是件愉快的事情,但要考虑到此事之后的代价。 要是死在牢里就好了,省却了诸多麻烦,但他还是对形势有所忌惮的,来望海琢磨他王凡的可不止三家,在一旁观望的还有其他世家,还有土匪…… 想到这,王凡觉得应该再添一把火,于是叫来黑虎帮喽啰吩咐几句,那个家伙就屁颠屁颠的去了。现在谁都知道,王凡的差办好了会有重赏,谁得到机会谁高兴。 于是街面上开始流传前县令吉奎抓住了五个冒充朝廷大员之子的骗子,据说他们到处行骗从未失手,这次又骗了县丞得以出狱,之后好像又骗了拍卖行等多家商户…… 世界上啥最快?谣言啊!短短几天满城皆知,王凡特意派人去了客栈,试探六个人是不是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