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五卫雏形 (第2/3页)
。 留给王凡的也就是一两千人的空额,众人都在同情王凡这个倒霉鬼。 据说皇帝内帑没钱,那一百多个前朝嫔妃都要王凡出钱来养着,整个一冤大头。 这时候谁跳出来反对,谁就有可能去接手那八千老弱和女童,谁会这么傻? 对于让王凡养着前朝嫔妃这件事,李治也觉得不好意思,把襄阳城属于皇帝的八十三间店铺都给了王凡作为补偿。 王凡也提出了请求,希望扩大襄阳城,增加襄阳城的人口,通过新增的店铺增加税收,养活三千女童还有那五千老弱。 就在李治皱眉的时候,王凡又补充了一句,扩建城池不用朝廷出钱。 李治立刻愁眉舒展面带笑容,同意了王凡的请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王凡愿意自己掏钱扩建城池是好事啊!所有城池都有人出钱建设才好呢。 那朝廷岂不是坐享其成了吗?加油哦!镇南侯,朕看好你哦! 李治心里美滋滋,找到了接盘侠。王凡心里也是美滋滋,有了自己的地盘。 建好自己的城墙,囤积多多的粮食,以后的日子才会好过一些。 他不看好当今的朝政,一句话概括:积重难返。 就在李治召开朝会的时候,董皇后又召见了王凡。 李治召开朝会是讨论赵、钱、孙三个世家忤逆朝廷的事,朝廷命令三家解散非法武装,三家拒不服从该如何处之。 皇后招王凡是代表皇帝给王凡饯行,当然还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这里就不提了哈。 朝会结束,给三家定了调子,那就是抄家灭族。 满朝臣子没谁反对,谁让你追杀了人家三年呢?宏光都驾崩了你还不停手,又追杀了人家半个月。 你不抄家谁抄家?不抄你家抄谁家?之所以讨论了一个时辰才结束,就是研究谁去抄家?抄完家银钱归户部还是皇帝内帑? 几经讨价还价,最后是五五开达成共识。 皇帝、户部各一半,皇帝有银子选秀了,户部有银子给朝臣发俸禄了,皆大欢喜! 三个世家悲惨的命运在众人喜气洋洋的表决中定了下来,朝中隶属于三家的官员率先是遭了殃。 罢官的罢官,免职的免职,毫不拖泥带水。 接下来禁军出动,抄了三个世家的老巢,还有他们经营多年的产业。 然而这些都跟王凡没关系了,他已经乘车返回了襄阳。 正如王凡想的那样,一路上不时有人骚扰,这个将军那个侯爷,表面都是来给王凡饯行,背地里都想对车里的嫔妃一亲芳泽。 王凡是一律装傻充愣,送行的礼物收下,想办的事情装糊涂。 没拿礼物?对不起皇命在身恕不接待。 一路上嫔妃们都很配合,没谁起幺蛾子。 主要是董皇后给她们提前开了会,董皇后说:“朝臣们痛恨先帝误国误民,先帝驾崩了恨意转嫁到了你们身上。 他们要求把你们送去教坊司,陛下不忍皇族受辱,又无法对抗满朝文武,最后决定把你们送去襄阳行宫颐养天年。” 一百多位嫔妃听说要送去教坊司纷纷色变,最后听说送去襄阳这才稳定下来。 如果真送去教坊司那还不如去死,她们也是有气节的,贵为皇室本身也是富家女,怎么受那侮辱。 最后听说新晋镇南侯会护送她们去襄阳,并且会一直保护她们,这让嫔妃们放心不少。 又听宫女介绍了不少关于王凡的事迹,心中对王凡的佩服又增添了不少。 宫女给王凡做铺垫当然是董皇后吩咐的,希望她们乖乖的跟着王凡去襄阳,十几二十年后就没了威胁。 宫女还把朝中大臣找王凡做交易的事说给嫔妃们听,得知大臣们无耻的嘴里她们气的要死,得知王凡果断拒绝又庆幸万分。 三千女童就简单了,宫里负责照顾她们的侍女说给她们换个地方,远离那些可怕的人,她们都很高兴。 至于那五千老弱病残,一半是襄阳的子弟,一半是李治逃命的时候招募的壮丁。 襄阳子弟还都是青壮,历时招募的就不行了,老少都有。 小的十几岁,老的五十多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