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零九章 还拿 (第1/3页)
饭店中,到了饭口时候喧嚣非常。 王言和李娜娜坐在最角落靠窗的一桌,桌面上摆着四个菜,两人大快朵颐。 “味道不错吧。”见王言吃的香,李娜娜有几分雀跃,“这家店都没有入驻知我网,就是凭着好口碑做起来的。” “确实不错,量大、实惠、味道好,人也客气好说话。”王言含笑点头,给了正面的评价。 知我网没有那么霸道,这家饭店也足够自信。 知我网的作用在于,打破区域的限制,将店铺推送到更多人的眼前,让别的地方的人,也知道这家饭店,也过来消费,由此拓展客源。 但现在这家饭店,附近一公里内的生意做的好,也有一些人互相介绍慕名而来,本就火爆的很,不差生意做,不入驻知我网也没什么毛病。 只不过相对而言,如同现在这家饭店一般的,并没有那么多。否则之前王言又是如何调理那些不配合的店家的? 想要凭着口碑积攒起一批坚实的顾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如同现在的这家饭店一样,在周边都是知我网合作店铺的围剿下,仍旧坚挺,实在是千难万难。 但这家店坚挺住了,自然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好处。毕竟别的店铺爆满,看到了这里一样爆满,回头发现知我网上还没有,说不定闲下来的时候就会过来试一试。 如今的大众点评系统已经被网友们玩出花了。 在不断扩张的线下饭店,不断发出的一堆代金券、套餐的加持下,带动了京城的饮食风潮。知我网上有人在饮食论坛里开专栏,进行探店测评,这样的人还相当多。 同时知我网也开通了个人博客,有心人已然利用了这一点,开始经营博客,进行个人营销。 随着人们不断的吃喝,大众点评系统也不断的细化,后台的开发人员也不断的支持客户的反馈。 如今的大众点评饮食类目中,已经丧心病狂的细化到了一道菜。 热情高涨的网友们不断的在各个饭店体验,按照菜开始评价,开始排行。 相应的,点评系统又一次迭代了饭店的评价规则。毕竟都细化到每一道菜了么,饭店整体的评价就要综合这家店每一道菜的评价。 也是如此不断的完善、迭代,大众点评已经事实上的左右了网民们的饮食选择。 最近公司正在研究,弄一个拍摄队伍,给那些某道菜名列前茅的大师傅拍摄,做个教程,推出一份菜谱教学。 而更加牛逼的是,现在的饮食模块大比拼,已经开始不同地域之间点评了。并且网友们强烈呼吁,开通全国范围内的排行榜,做出一份真正权威的认证。 还是王言亲自写的公告,表示接纳网友们的建议,会在未来推出这个功能。 但同时也表示,未来几年以内很难推出,详细写明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的因素对于旅游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人群对于某一道菜的不同评判角度,讲出了评判因素的复杂性,并邀请网友们共同完善这个规划。 知我网有专门的模块,记载着每一封平台的公告以及公开信,人们都能看到。 也是如此,热情高涨的网友们专门开了个专栏,论证这个庞大的,影响因素复杂的饮食评价的指标,到底要如何开展,十分激烈。 受此影响,每天热度爆炸的键政板块都消停了不少,大神都转战过去了…… 当然,也没有什么纯粹的键政板块,大神们主要聚集在国际、社会板块鏖战,当真是打的昏天黑地。 这时候是互联网野蛮发展的时期,键政尺度都很大的,王言都想当爱看…… 这是王言对于李娜娜追问为什么不发展这家店的入驻知我网的回答以及引申。 李娜娜恍然大悟的点头:“果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这样的饭店,只要不失水准的保持下去,单做周边两三公里的生意就足够小富了,何况还能开分店呢,好好经营,再营销一番,凭着饭店赚出个千八百万的身家,还是有可能的。” “呃……这是小富?” “对他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