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馋肉了 (第1/2页)
供应站附近就设有一处公共茅厕,冯母将家中的粮食托付给运堂叔家的堂弟照看,然后便牵着冯青青走去了茅房。 这里的旱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冯青青憋着气,被冯母抱进茅房。等出来后,她才大口地喘着粗气。冯母看着她这个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丫头,还怪讲究的。” 冯青青总觉得自己身上似乎有一股异味,心里很不舒服。她想到一会儿还要吃早饭,便对冯母说:“娘,我想洗手。” 冯母听了,带着她到旁边的人家借了一点水,让她把双手清洗干净。洗完手后,才又抱着她回去。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冯青青感觉自己身上的气味已经消散得差不多了。于是,她接过冯母递给她的玉米面馒头,开心地啃了起来。 吃完馒头后,她就着冯母手中的玻璃罐,顿顿顿喝了几口水。这时,她才开始仔细观察起周围的人。 这里的人,皮肤黑红,满脸风霜,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劳作、风吹日晒的结果。 现场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年轻人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兴致勃勃地与相识的人闲聊;而年长的那群人,则个个愁眉苦脸,冯青青甚至听到有人在谈论着干旱、灾年等话题,似乎在为未来担忧。 她真想告诉他们:别再猜测了,这几年都是灾年!可惜,她无法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任何人。 八点整,粮站的大门缓缓打开,前方排队的人群开始跟着移动。冯父匆匆回到队伍之中,脸上露出一副忧虑的神情。 冯母见状,关切地询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冯父无奈地摇了摇头,表示此时并不是说话的好时机。 两人挑着担子跟着队伍朝前走,很快就到了中午。粮站的人下班了,要等到下午上班时才能继续收粮。冯母看着怀里的恹恹的女儿,又看了已经空了的玻璃瓶,于是决定去早上借水的那户人家要点水喝。 冯母抱着冯青青走到那户人家门口,轻轻敲响了门。 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谁啊?” 冯母回答道:“大娘,是我。早上在您这儿借水的。” 大娘还是和早上一样的热心,“是你呀,进来,进来,水缸在那里,你自己灌。” 冯母一脸感激,“谢谢大娘。” 大娘摆了摆手,“都不容易,你们是来交公粮的吧?” 冯母一边灌水一边回道,“是,这不是中午了,供应站的人休息了,我们也吃点东西。” 这时,大娘从屋里拿出一个玉米饼子递给冯母,说:“给你家小丫头吃吧,这么热的天还要跟着来受苦。” 冯母慌张地将手从对方手里抽出来,连连摆手拒绝,一边说着:“大娘不用,不用,我有给孩子带吃的。” 大娘还是把饼子塞进冯青青的怀里。冯母没办法,只好一脸感激地接下,并连声道谢:“谢谢大娘!” 冯青青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奶声奶气地说道:“谢谢,奶奶。” 大娘高兴地夸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