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末世诡局_第3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页 (第1/2页)

    模煳的血缘亲情并没有让拉达克人手下留情,苦心经营的庞大王城被损毁殆尽,然而在他们捣毁了王宫和民宅后,却止步于崇高的神佛面前。

    说起来,吐蕃的毁灭就是因为当时影响了整个雪域高原的灭佛运动,佛教几乎被打击得消亡殆尽,精神和身体都被残酷压迫的僧侣最终选择反抗,在大昭寺前刺杀了朗达玛。至于歷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復兴于何时呢?根据藏文史料记载是由于益希沃国王和阿底峡尊者等人的促进和努力下在藏传佛教后弘时期完成了復兴,古格王城内的托林寺和王宫都是復兴时期非常主要的佛教道场,也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古格王朝成为了藏传佛教復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正是神佛的崇高与神圣,拉达克人才没有像是毁灭王宫一样毫不留情地销毁寺庙,也使得有着重要研究意义的古格寺庙流传至今,成为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寺庙和洞窟众多,据说大部分洞窟都是僧人的修炼场所,墙壁上绘有气势恢宏的壁画,因为气候与时间的作用,壁画变得斑驳残缺,颜色也有所改变,但是正因为岁月的催化,让它们看起来更为沧桑,意味深长令人深思。

    壁画内容多为佛像和佛教内容,放眼望去,在这些寺庙中几乎只要能够绘画的地方,都画满了神佛、讲经、僧侣等等形象,在壁画上经常出现的除了慈祥安然的释迦摩尼外,观音菩萨也被大量刻画出来,有表示能力无边的千手观世音菩萨,并绘有多头,表示智慧无边。另外还有许多其他形态的菩萨,线条优美仪态端庄,不同的形象有着不同意思,甚至连不同的手势也都各有着不同的解释。

    另外也有一些壁画记录着古格王朝曾经的面貌以及当时古格人的生活活动,不乏帝王与民同乐的内容,可以从中寻找到一夜之间消失无踪的神秘古格人当年的社会状态。

    这里的寺庙和其他地区的寺庙一样,门头是典型的藏式风格,但是不如后期的门头那样精緻,也没有那一层层的木雕与装饰。

    与我们之前见到的格鲁派寺庙不同,格鲁派寺庙的门上只是普通的门柱,上面画着黑色的竖线,上窄下宽,像是梯形。而古格遗址中的寺庙却大不相同,门柱多为木制、土制,雕刻着繁重而精美的花纹,精细美妙,巧夺天工。

    而飞檐上大多有着各式各样的装饰,象泉河、狮泉河、孔雀河等被反映在了精緻的飞檐上。

    ☆、失忆香巴拉7古城迷局(1)(3)

    对于象的崇拜并不奇怪,那源于佛教发源地印度,在古格寺庙中出现的大量壁画刚好可以说明这一点——壁画的绘画手法和多次出现的白色大象都是印度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