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 开先河 (第2/2页)
身发冷。 “你……你终究是个外人,你的孩子也不会姓朱,你们这些大臣是昏了头,竟然要拥立她吗!” 韩桂兰早就带着周盈盈在后面候着,听到孙太后的话,周盈盈立刻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上前,道:“谁说殿下的孩子不能姓朱!慈惠皇太后与顺德长公主对皇子皇女关怀备至,这般慈爱何异于亲生母亲?便是妾身也自愧弗如!” 德妃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跑到朝议的宫殿内? 孙太后迅速转头看向一旁的胡善祥,见她仍旧面色如常,心头怒火骤起,她正要上前质问胡善祥,旁边的瑞兰已经将她拦了下来,道:“老娘娘千万不可乱来……” 孙太后微微一愣,紧紧盯着瑞兰,对方却避开了她的眼睛,这下她哪里还会不明白。 连一直跟随在她身边的瑞兰都已经站到了朱予焕的那一边。 周盈盈让身边的女官将朱见深抱来,送到朱予焕面前,道:“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陛下虽然犯下大错,但稚童无辜,皇子皇女皆是太祖、太宗、仁宗、宣宗的血脉,与殿下血脉相连、唇齿相依,殿下之仁善举世皆知,对待百姓尚且施仁行善,更何况是自己的血亲呢?” 朱予焕与她对视一眼,察觉到周盈盈潜藏的忐忑不安,朱予焕微微一笑,接过朱见深,道:“正如德妃所说,我与深儿都是皇考的血脉,何来亲疏有别?” 周盈盈见她真的接过了皇长子,心中一松,连声道:“殿下是朱家子孙,深儿也是朱家子孙,既然都是朱姓,哪有内外之分?” 众人哪里听不出周德妃的意思,无非是想间接证明皇长子的“朱”是长公主的“朱”,必然是考虑到皇帝的已经在孝道、王道之上没有任何优势,帝位能不能保住都难说,所以才急吼吼地想要将朱见深过继到长公主膝下。 “可这样的事情自古未曾有之……” 周盈盈毫不犹豫地反击道:“以前没有,以后不就有了?以前还只有王、没有帝,难道天下就不该有皇帝了吗?到底是血脉重要,还是名分重要?不让深儿孝顺殿下这个长辈,难道要孝顺你们这些成日里推三阻四的官员们吗?你们这些人是想造朱家的反啊!莫非是要和瓦剌里应外合,拥立无能之辈为祸家国!” 众人被她这一番话堵得说不出话来,却又不得不忌惮她的皇妃身份,这才明白什么叫做“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周德妃这般咄咄逼人,恨不得舌战群儒,威慑力丝毫不亚于都察院的御史们。 张辅见局势已经彻底倒向长公主这边,开口道:“如今情势危急,还望诸位以大局为重。” 胡濙见他如此,便也道:“英国公所言极是,大局要紧。” 有朱瞻基的亲笔圣旨,至少在法理上说得过去,他也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太深,只要对得起太宗皇帝,他的使命便已经完成。 两人这话说得极为含糊,但众人此时此刻都已经心知肚明,这两位是不打算再发表任何反对甚至是中立的意见了。 曾鹤龄立刻带头道:“还请殿下不要推辞,践祚定策、以挽危楼!” 比起跟随曾鹤龄附和的大臣们,殿外传来腾骧四卫的声音:“万望殿下不要推辞,践祚定策、以挽危楼!” 朱予焕扫视着众人,道:“既然群臣请愿,又值外敌入侵之际,推辞是利敌损己,吾不愿惺惺作态、假意推辞,登基一事尽快准备,一切还要以京师安全为重。” 尘埃落定,众人心情复杂,唯独彭德清几乎感激涕零,已经开始在心中默算到底最近适合登基的日子是哪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