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积功德_第1章 架空的古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 架空的古代 (第2/3页)

紧张而关切,见到张华醒来了后,这几个人才松了一口气。

    前面又传来了监工的喝骂声:“那边的人都聚在一起干什么?还不赶快去做事!”

    张越只得松开扶着张华的手,赶紧说:“华哥儿,你站好了吧。我们要去做工了,无法照顾你,你要小心。”那个刘勇也拍了拍张华,然后这四五个人就赶快的离开张华,各自做事去了。

    张华感激的望着这几人离开,他看到这些民夫虽说是青壮,但一个个面黄肌瘦的,明显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现象。

    眼下要修筑的城墙,是因为他们所在的这个吴城县,县城的城墙年久失修,近期又因为连续降雨而多处坍塌,这才使得县衙征调附近受灾不严重的十几个乡村,安排民夫前来修缮。

    大良乡的民夫们征调到县城后,被分配到东城门附近的一段城墙处进行修复工作。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泥块、石块和木头等建筑材料,以及利用之前塌下的砖块进行重建,这项工作既艰巨又繁重。

    恶劣的生活条件和繁重的工作使得民夫体力透支厉害,每天他们都拖着沉重的脚步在工地上劳作。工地提供的伙食又差,让人难以忍受,根本无法饱腹。

    这样的状态使得修筑城墙工程进度极为缓慢。不过上面的管事却没有急催,任由得民夫们有气无力的缓慢施工。

    开始张华还以为上面的管事心善,后来了解后才感到是不是跟自己穿越前所处的城市情况一样?前世生活的城市,到年底时一些市政工程会陆续的开展,如修路、铺管等,原有道路好好的也要把它挖烂来施工,这样才好安排相关的工程资金支出。

    此处的县衙,虽然没有后世城市那么丰厚的市政建设资金,但仍需筹备一定的钱粮才能安排修筑城墙。县里征用民夫本来是要包餐的,按官面的文章每天最少两餐糙米粥。但实际上发放到他们这些民夫手上,每天却只有一餐,还是发霉的糙米清水粥。

    这样,修筑城墙的相关负责人就有贪墨的空间了,因此他们也巴不得工程慢一些,毕竟拖慢一天就能多贪一天的钱粮,而目前的修筑城墙任务是县里安排的,没有上级限期完成的压力。

    张华想起每天吃的那餐粥,不由一阵的气愤:“太黑心了!每天派发的那些粥是人吃的东西吗?喂猪还差不多。”

    上面每日只派发一餐的粥,是用少量已经开始发霉的陈旧糙米,冲入大量清水后煮出来的。这清水发霉糙米粥,每天要大量消耗体力的民夫,如何能吃得饱?

    现在是农历五月初十,自己这帮人是从三月二十过来过来修城墙的,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除了四月十五那天自己回了乡一趟,在乡里补充了一些物资,后面的几天里村民能稍微的吃饱一点外,其他时间里,他们每日只能吃到这清水粥,结果众人每天干活下来,都饿得头晕眼花。

    那个发霉的糙米清水粥,放在现代社会,拿来喂猪恐怕猪也不愿意吃。眼下却是张华这些民夫们每天维持生命的食物。自己这些人每天要应对如此沉重的工作,又根本没法吃得饱,做起修城墙的体力工作自然十分吃力。张华的工作虽然以管理和联络为主,但也需要参与体力工作,这样的饮食无法让他维持,所以才有之前搬运重物时,体力不支跌倒的情况。

    张华短暂的安歇后,在监工的怒视之下,他还要加入苦力工作中。不过这回乡亲们只让张华搬抬一些轻便的东西了,他做起来就轻松了些。张华一边干活,一边开动大脑,思考未来的安排。

    终于熬到了中午,后方传来了一阵铜锣声,接着有人喊:“开饭了!各个民夫队负责接收饭食的人,快来领取你们这队的饭食。”

    这个时候,有一大群人抬着几个热气腾腾的大锅,走过来工地后方的空地处,准备发放每日的饭食。旁边则有差役敲锣及大声叫喊着,让每个民夫队的联络人过来领取饭食。

    张华赶快拎起两个木桶过去排队,他拿的木桶大概有后世那种二十升左右的胶桶那般大。按规定,每支民夫队只能领两桶粥,联络人领到粥后就自己安排分派下去。

    每个乡征来的民夫人数都有二十多个人,却只给发下两桶粥,肯定是不够的。可是发放伙食的人,才不管民夫们够不够吃,他们把粥分给各乡的联络人就离开了。各个乡的伙食怎么分发到民夫手上,都是联络人自己解决。有的乡村,他们的联络人会根据心情来定,分给下面的个人会有偏差。而张华则是平均的分给乡亲,虽然大家都吃不饱,但是至少不会因分配不匀而引起争端。

    派粥开始后,各个乡的联络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