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回 步玉桥茂林观凤舞 穿金户宝殿听鸾歌 (第2/3页)
的风景,那我们何不先到城中去看看?这里的凤凰就像别处的鸡鸭一样常见,到处都是,要是想看凤凰飞舞,一整天都看不完呢!”唐敖听后,便走出了梧桐树林。又走了好一会儿,田野中已经能看到有人居住了,这里的人都是人面蛇身,一条蛇尾盘绕在头上。他们的衣冠和言谈和天朝的人没什么两样,举止和面貌也都十分秀雅。走进城里,街市虽然有十几丈宽,但是那些做买卖的、来来往往的人,还是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市中卖的凤卵,就像别处的鸡蛋一样,摆列着无数。 忽然,听到一阵吆喝声,街上的人都纷纷向两旁闪开。只见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黄伞,上面写着“君子国”三个大字。伞下罩着一位国王,他生得方面大耳,品貌端庄严肃,身穿红袍,头戴金冠,腰中佩着宝剑,后面跟着许多随从,骑着一匹文虎走了过去。随后又有一把伞,上面写着“女儿国”。伞下罩着一位国王,生得眉清目秀,面白唇红,头戴雉尾冠,身穿五彩袍,骑着一匹犀牛,同样有许多随从簇拥着走了过去。 唐敖疑惑地说:“这个时候,君子国和女儿国的两位国王突然来到这里,不知道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都隶属于轩辕国管辖,所以前来朝贺吗?”多九公说:“他们各自称霸一方,向来没有统属关系。这次来到这里,大概是因为平日里关系交好,所以前来拜望,也有可能是这样。”唐敖摇了摇头说:“小弟我记得,我们从今年正月就来到海外,所经过的国家,第一个先到君子国,接着是大人国、淑士国……一直到女儿国,总共三十个国家。走了九个月的时间,才来到这里。要是君子国国王到这里来,往返岂不是要走一年半的时间?路途如此遥远,特意来拜望,只怕不太可能。”多九公说:“我们因为要卖货,不管道路多么遥远,只要是商贩能去的地方,我们就绕路过去,所走的路线并不是直线,所以耽搁了时间。他们直接往来,哪里需要这么多天呢?当初我们在君子国和吴氏弟兄闲聊的时候,他家的仆人就说过国王要到轩辕国来。之前在女儿国,若花侄女在宫中,也向林兄说过国王要来轩辕国。可见这两位国王虽然走在我们后面,却比我们先到。直接往来,这就是明证。但这两个国家到底为什么来到这里,我去打听一下。” 没过多久,多九公就回来了,他说:“这次我们来得可真巧。这里的国王是黄帝的后代,向来为人圣明有德,凡是有邻邦,不管远近,都能和睦相处。而且他有求必应,最喜欢帮人排解纠纷。每当有两国争斗的时候,他就会出面代为调解,海外因此减少了许多战争,救了无数百姓的性命。今年正好是他一千岁的整寿,臣民们都献上戏曲为他祝寿,远近各国也都来庆贺。明天就是他的寿诞之日。今天各国都在千秋殿提前预祝,大摆筵席,殿外有几十处地方都在演戏曲,不管是军民,都可以进去观看,这完全是与民同乐,共享太平盛世的意思。我们何不去看看呢?”唐敖听了,非常高兴,随即迈步前行,问道:“请教九公,这里的国王为什么能有千岁之寿呢?”多九公说:“我记得古人说‘轩辕之人,不寿者八百岁’,这么看来,千岁还不算高寿呢!”唐敖说:“这么说来,轩辕国的人就算不是大罗神仙,也算得上是地仙了。当年轩辕黄帝骑龙上天,小臣们舍不得,有的抓着龙须掉了下来,有的抱着他的弓大声痛哭。那些小臣既然有跟随黄帝上天的想法,又何必这样号啕大哭呢?要是凡心还没有退去,就算能跟上去,又有什么好处呢?要是主意已定,心如死灰,哪里去不得,又何必抓着龙须,来作为依附的凭借呢?真是有些可笑。”多九公笑着问:“难道唐兄你今天的心,也已经如死灰了吗?”唐敖说:“岂止是今天。”多九公笑着说:“唐兄你又要发呆了!” 唐敖、多九公两人一边说笑,一边前行,迎面出现了一座冲霄牌楼,牌楼之上霞光四射,装饰得金碧辉煌,上面写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礼维义范”。他们穿过牌楼,又看到一座金门,走过金门后,才远远望见了千秋殿。那千秋殿大约有十多丈高,非常宽大宏伟,四周环绕着亭台楼阁,将千秋殿簇拥在正中间。四处都传来悠扬的音乐声,接连不断,原来是各个地方都在进行梨园演戏。 唐敖一心想着要看轩辕国国王,对看戏并没有多大兴趣,于是径直朝着千秋殿走去。在殿外,立着一对青鸾,每只青鸾身高约六尺,尾巴长达一丈,外形很像凤凰,浑身羽毛呈现出青翠的颜色,它们鸣叫起来声音悠扬婉转,仿佛是五音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