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回 观奇图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典 (第1/5页)
唐敏把序文取出来,说道:“这篇序就是太后写的。你看,太后原来是这么爱才!”小山接过序文,只见上面写着: 前秦苻坚在位的时候,秦州刺史扶风人窦滔的妻子苏氏,是陈留令武功人苏道质的三女儿。她名叫蕙,字若兰。苏蕙聪慧过人,容貌秀丽,为人谦逊,恪守本分,不刻意追求声名显扬。十六岁时,她嫁给了窦氏,窦滔非常疼爱她。然而,苏氏的性格较为急躁,还有些善妒。窦滔字连波,是右将军于真的孙子,窦朗的二儿子。他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精通经史,能文能武,当时很受人们推崇。苻坚对他委以重任,他历任要职,都有出色的政绩。后来,窦滔升任秦州刺史,却因违逆苻坚旨意,被贬谪到敦煌戍边。恰逢苻坚攻克晋朝的襄阳,担心襄阳有危险,又借助窦滔的才略,下诏任命他为安南将军,留下镇守襄阳。 起初,窦滔有个宠姬叫赵阳台,她的歌舞技艺无人能及。窦滔把她安置在别处。苏氏得知后,找到赵阳台,对她严加打骂,窦滔对此深感不满。赵阳台又专门挑苏氏的毛病,不断进谗言诋毁,窦滔对苏氏越发怨恨。那时苏氏年仅二十一岁。等到窦滔要去镇守襄阳,邀请苏氏一同前往。苏氏心中怨恨,不肯同行。窦滔便带着赵阳台赴任,从此与苏氏断绝了音信。 苏氏悔恨伤心,于是织锦制作了回文诗,色彩斑斓,光彩夺目。锦缎纵横八寸,上面题诗二百多首,共计八百多字,无论纵横正反读,都能成为文章。而且文字笔画毫无缺失,才情之妙,超越古今,这就是着名的《璇玑图》。然而,读者很难完全读懂其中的含义。苏氏笑着说:“反复吟诵,自然能领会其中的语言,不是我家人,没人能理解。”于是派仆人把《璇玑图》送到襄阳。窦滔看到后,被其中的绝妙才情所感动,于是把赵阳台送回关中,并且准备车马,以隆重的礼节,把苏氏接到汉南,两人恩爱如初,感情愈发深厚。 苏氏所着的文词有五千多字,只是隋朝末年战乱,文字大多散落,唯有这锦字回文诗在世间广泛流传。朕在处理政务之余,喜欢研读古代典籍,翻阅书籍的时候,偶然看到这幅《璇玑图》。因为有感于若兰的多才多艺,又赞赏连波的悔过之心,于是写下这篇记,姑且以此昭示后人。大周天册金轮皇帝制。 小山看完后问道:“请问叔父,太后看到《璇玑图》后才作了这篇序,可这怎么又生出新鲜事了呢?”唐敏说:“这篇序颁发没多久,外面有个才女叫史幽探,她用五彩颜色把《璇玑图》标注出来,分成六部分,从里面解读出无数诗句。又有一个才女叫哀萃芳,在六图之外,又分出一图,解读出几百首诗。这些内容传入宫中,上官昭仪呈给了太后,因此太后发布了一道御旨,这可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盛大恩典。我把这些图都匆匆抄来了。”说完便取了出来。小山接过,只见上面写着:(图见插页) 四围四角红书读法 从“仁”字开始顺着读,每首诗是七言四句;逐字逐句倒着读,也都能成为回文诗: 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重荣章。 臣贤惟圣配英皇,伦匹离飘浮江湘。 “仁智”读到“惨伤”,“贞志”读到“虞唐”,“钦所”读到“穹苍”,“钦所”读到“荣章”,“贞妙”读到“山梁”,“臣贤”读到“路长”,“臣贤”读到“流光”,“伦匹”读到“幽房”,“伦匹”读到“榆桑”。“伦匹”从“臣贤”“贞妙”读到“虞唐”,其余以此类推。“湘江”从“皇英”“章荣”读到“智仁”,其余以此类推。 以下三段,读法都和前面一样:“津河”读到“柔刚”,“亲所”读到“兰芳”,“琴清”读到“惨伤” 。 中间井栏式红书读法 从“钦”字开始顺着读,每首诗是七言四句: 钦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 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异逝颓流沙。 “深渊”读到“幽遐”,“林阳”读到“兼加”,“沉浮”读到“患多”,“麟凤”读到“如何”,“神精”读到“嵯峨”,“身苦”读到“网罗”,“殷忧”读到“英华”。 从“沉”字开始逐句倒着读,是回文诗。其余以此类推: 沉浮异逝颓流沙,林阳潜曜翳英华。 深渊重涯经网罗,钦岑幽岩峻嵯峨。 从“沙”字开始逐字倒着读,是回文诗: 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 罗网经涯重渊深,峨嵯峻岩幽岑钦。 间隔一句、间隔二句顺着读,或者两边分读、上下分读,都可以。 从第一行退一字组成句子: 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林。 阳潜曜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