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回 因游戏仙猿露意 念劬劳孝女伤怀 (第2/3页)
和我不一样。我去的话,虽说抛头露面不太方便,但到底年纪还小,四处打听、寻找也还容易。母亲就不同了,您不是我们这样的年轻女孩,怎么能抛头露面,到处去寻访呢?”林氏听了,沉默了好一会儿。 林之洋说:“甥女虽然年纪小,但抛头露面也不太好。依我看,你们都别去,还是我去帮你找,这样还省事些。”小山说:“话是这么说,但舅舅要是找不回来,我怎么能甘心呢?到时候恐怕还是得麻烦舅舅带我去。与其将来麻烦,不如这次就一起去。只要到了小蓬莱,找到父亲,不管他回不回来,我也就没有遗憾了。”林之洋拗不过,只好说:“甥女这么牵挂,一心要去,我们也不好阻拦,那就等你舅母满月,我置办些货物,一起去吧。”于是大家商定八月初一日出发。 林氏要给女儿准备行装,就带着女儿,告别了哥嫂,把丈夫的包裹也带了回去。唐敏得知详情,想到手足之情,心里十分伤感。小山回来后,每天让乳母把一些桌椅高低错落地摆在院子里,自己时不时跳到上面,来回走动。这天林氏看到了,问道:“孩子,你这两天是不是着魔了?怎么老是跳上跳下,到处乱跑,这是为什么呀?”小山说:“我听说外面山路难走,现在在家,如果不提前练习练习,将来去了小蓬莱,怎么上山呢?”林氏说:“原来是这样,你想得还挺周到。”不知不觉,就到了七月三十日。小山带着乳母,拜别母亲、叔婶。林氏千叮咛万嘱咐,无非是“找到父亲,早点回来”之类的话,流着泪和女儿分别。唐敏把小山送到林家,把一千两路费交代清楚,告别林之洋,又去教书了。后来本郡太守因为太后开设女科,仰慕唐敏的才名,聘请他去给自己女儿授课。 林之洋置办了货物,因为多九公为人老实可靠,还想请他一起去照应。可多九公在歧舌国得了一千两银子,生活还算过得去,而且之前在小蓬莱吃了灵芝后大泻一场,精神十分疲惫。现在他在家专门传药方、舍药,救济世人,以此消遣时光,哪里还肯再去海外。但经不住林之洋再三恳求,实在推脱不掉,只好勉强答应。接着大家商量兰音、若花怎么安置。多九公说:“现在唐小姐要去海外,林兄你何不把兰音小姐送到你妹妹那儿做伴呢?况且她是唐兄的义女,理应送过去。至于若花小姐,是你的义女,还是带在船上,和侄女住在一起,日后回来,给她找个好人家,让她有个好归宿,也算是以德报德了。”林之洋连连点头。 当天,林之洋把兰音、若花接到家中。田凤翾、秦小春也都过来,和小山等人见面行礼。林之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告诉大家,小山这才完全明白。众人聚在一起交谈,仿佛都有前世的缘分,彼此都十分亲热。大家按年龄排了顺序,都以姊妹相称。小山问若花为什么会远走他乡,若花把自己被立为储君后遭人迫害的事说了出来,说着说着,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小山说:“姐姐有着龙凤般的资质,储君的尊贵身份,却突然遭遇这样的祸患,这固然是时势所迫,也是命运中有些波折,但这都不算什么。我仔细观察姐姐的言行举止,真是胸怀宽广,气质不凡,将来一定会有非凡的奇遇。千万不要因为眼前这点不如意就烦恼,损伤了自己的身体。日后姐姐就会知道我眼光没错。”若花说:“承蒙妹妹夸奖,你这是宽慰我罢了。我一定会自我排解,不辜负你的好意。”林之洋又把要送兰音去给妹妹做伴的想法说了。小山十分高兴,说:“我正发愁母亲在家寂寞,现在有兰音妹妹过去,不仅能帮我分担许多事,还能让母亲少些牵挂,真是太好了!”于是她诚恳地托付兰音在家照顾母亲,等自己寻亲回来再登门拜谢。兰音说:“姐姐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当初要不是寄父把我带来医治,早就性命不保了。这么大的恩情,我怎敢忘记?如今姐姐去海外寻亲,我理应在家侍奉寄母,哪里用得着你托付!你此去一定要保重,我在家静静等候你的好消息,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再见面。” 小山说:“我早就听说凤翾、小春二位姐姐学识渊博,可惜才刚见面,就要分别,不能好好聆听你们的教诲,真是遗憾。”田凤翾和秦小春连忙连说“不敢当”。田凤翾问:“姐姐这次去,明年六月能回来吗?”小山说:“路途遥远,就算往返都顺风,明秋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