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_第四十九回 泣红亭书叶传佳话 流翠浦搴裳觅旧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回 泣红亭书叶传佳话 流翠浦搴裳觅旧踪 (第3/3页)

?至于我知不知道,又何必告诉你呢?况且你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呢?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姐姐你去悠闲游玩吧,我又要接着抄写了。”若花说:“你知道固然好,我不知道也不见得就不好。说到底,大家一旦大限来临,不只是我不清楚的那些化为飞灰,没什么用处;就算是你清楚的,也和我一样,又怎么会有长生不老的奇妙法术呢?”说完便走出亭子。小山听了,心里七上八下,不知所措。思索许久,只得暂且继续抄写碑记。写了好一会儿,天色渐晚,又和若花在亭中歇了一晚。

    第二天,小山抄写完碑记,放进包袱里。两人收拾妥当,背起包袱,走出泣红亭。小山朝着上面的台殿跪下,拜了两拜,心中一阵酸楚,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拜完起身,两人一同踏上归程,小山依旧泪落不止,还不时回头张望。没多久,他们穿过松林,渡过小溪,经过水月村,越过镜花岭,归心似箭,一天赶路后,晚上找了个石洞住下,就这样连续走了两天。

    这天他们正往前赶路,路旁有一处瀑布,只听见水声轰鸣如雷,峭壁上刻着“流翠浦”三个大字。瀑布流下的水向四处蔓延,道路十分湿滑。两人只得手牵手,提起衣裙,缓缓前行。走了许久,过了流翠浦,前面弯弯曲曲的全是羊肠小道,岔路众多,很难分辨方向。小山说:“前几天来的时候,途中虽然也有几处瀑布,但没有这么大的。今天难道是走错路了?我们先找找之前画下的标记,照着标记再走。”找了半天,虽然找到了标记,可仔细一看,“唐小山”三个字竟然变成了“唐闺臣”。小山见状,十分诧异,说:“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事?”若花说:“这要不是仙家的手段,怎么可能这样?看来又是姑父在施展法术了。”于是两人放心地继续前进。刚好走到前面,凡是遇到难以分辨的岔路,路旁的山石或者树木上,总会出现“唐闺臣”三个字。两人也不管对不对,只管顺着标记的方向走。

    这天他们走到一条大岭前,沿着高低起伏的山路走了许久,早已气喘吁吁。抬头向上望去,只见怪石嶙峋,峭壁层层叠叠,高得望不到顶。若花说:“之前上山的时候,途中并没有这座山岭,怎么现在突然冒出这么一座险峰?这几天走得两脚疼痛,平坦的大道都勉强能走,怎么能走这崎岖的山路呢?偏偏这座岭又这么高,这可怎么办?”小山说:“幸好上面树木很多,姐姐,我来搀着你,我们攀着树木往上走。”于是两人抓着藤蔓、攀着树枝,继续向上攀爬。没走多久,若花只觉得双脚痛入骨髓,顿时喘不过气来,连忙靠在一棵大树旁,坐在山石上,抱着双脚,泪流不止。

    小山正着急的时候,忽然听到树叶沙沙作响,转眼间刮起一阵旋风,只闻到一股腥气。刹那间,半山中蹿下一只斑毛猛虎。两人一见,吓得魂飞魄散,浑身颤抖,赶紧从身上拔出宝剑,手牵手慌张地站起身来。那猛虎连蹿带跳地向下走来,眼看离得不远了,它的眼睛忽然放出红光,把尾巴竖起来,摇了两下,口中发出山崩地裂般的吼声,纵身一跃,离地几丈高,竟然直朝着两人的头顶扑来。两人急忙举起宝剑,护住头顶。只听见耳边一阵风声,那猛虎从他们头顶蹿了过去。两人摸了摸脑袋,庆幸脑袋还在脖子上,赶忙转过身去看那猛虎。原来他们身后有一只山羊在吃草,被猛虎看见了,猛扑过去,就像老鹰抓燕雀一样,一把抱住山羊,张开血盆大口,把羊头吞进肚里;嘴巴一张,两只羊角飞了出来。不一会儿,猛虎就把羊吃完了,转过身来,面向两人,把前爪向下一按,口中又吼了一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