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回 论前朝数语分南北 书旧史挥毫贯古今 (第1/3页)
唐闺臣深知亭亭学问出众,要是讨论经书,恐怕只是白费口舌。因为亭亭远在异国,或许对天朝的历史不太关注,便想拿这个和她聊聊,看看她的水平如何。于是说道:“请教姐姐,贵国历朝的历史,想必和我国差不多。只可惜贵国的史书流传不广,我们很难看到。姐姐见多识广,我国历朝的史书应该都读过吧。就说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现在,经历了多少年,前人的说法不一,想必姐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吧?”亭亭回答:“我记得天朝开天辟地之初,从盘古氏到天皇、地皇、人皇,再到伏羲氏,这期间的年代,前人虽有二百多万年的说法,但难以考证。《春秋元命包》说,从开天辟地到春秋时期捕获麒麟那一年,共二百二十六万六千年,而张揖的《广雅》把三皇、疏仡等时代,分为十纪,一共二百七十六万年,和《春秋元命包》记载的相差多达五十万年。我查阅了各种书籍,也难以确定哪个正确。至于年代可考的,只有伏羲以后。根据孔安国《尚书序》,把伏羲、神农、轩辕称为三皇;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把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称为五帝。三皇共计一千八百八十年,五帝共计三百八十四年。从那以后,夏朝、商朝直到现在,都能一一考证清楚。”若花问道:“近来的史书,都用天干、地支来纪年,这种纪年方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到现在一共有多少年了?”亭亭说:“史书用干支纪年,是从帝尧开始的。从帝尧甲辰年即位,到现在武太后甲申年即位,一共三千四十一年。要是从伏羲时期算到现在,一共是五千一百五十三年。” 闺臣心想:“我们天朝的南北朝时期,人们常常忽略,她大概也了解得不透彻,不如拿这个考考她。”于是说道:“请教姐姐,我国从前有六朝、五代、南北朝,不知贵国是怎么区分的呢?”亭亭回答:“我记得,当年东吴孙权以及东晋、宋、齐、梁、陈,都在金陵建都,人们都称它们为六朝。宋、齐、梁、陈、隋存在的时间不长,有人把它们称为五代。至于南北朝的划分,从刘宋开始,到隋朝初期结束。宋、齐、梁、陈在金陵建都,所以有南朝的称呼;元魏、高齐、宇文周在中原建都,所以有北朝的称呼。那时天下一半归南朝,一半归北朝,彼此各占一方,互不统属。就南朝的始末来说,刘宋取代晋朝,一共传了五位君主,被南齐所篡夺;南齐传了七位君主,被南梁所篡夺;南梁传了四位君主,被南陈所篡夺;南陈传了五位君主,被隋朝所篡夺。南朝共计一百六十八年。就北朝的始末来说,北魏在东晋时期虽然已经称王,但疆域还比较狭小,等到东晋末年、刘宋初年,北魏才占据中原,称为大魏。传了一百四十九年,到第十三代皇帝时,因为臣子高欢起兵叛乱,北魏皇帝弃国逃到关西大都督宇文泰那里,在关西称帝,人们都称它为西魏。西魏传了三位皇帝,共计二十二年,被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篡位,改国号为周。高欢赶走北魏皇帝后,又拥立北魏宗室为帝,人们都称它为东魏。东魏在位十七年,被高欢的儿子高洋篡位,改国号为北齐。那时北朝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北齐,一个是北周。北齐传了五位君主,共计二十八年,被北周所灭。北周传了五位君主,前后共二十六年,被臣子大司马杨坚篡位,改国号为隋。随后隋朝灭掉陈国,天下才实现统一。这就是南北朝的大概情况。我只是道听途说,不知道说得对不对,还请姐姐们指点。” 若花说:“刚才姐姐说从夏朝、商朝到现在都能一一考证清楚,那些朝代的年号、君主名姓,你大概也还记得吧?”闺臣心想:“若花姐姐怎么突然问她这个,这可有点为难人了。”只听亭亭说:“我虽然稍微记得一些,但口头说恐怕会有差错,我想写下来请教二位姐姐。你们觉得怎么样?”若花点头说:“这样更好。”亭亭正在磨墨润笔,忽然看见红红、婉如从外面走进来。大家互相行礼后坐下。亭亭问了婉如的姓氏,又对红红说:“姐姐才去海外,怎么又回来了?”红红被问到,想起叔叔被害的痛苦,不禁泪流满面,就把途中遭遇强盗,后来和闺臣相聚的事情,哽咽着详细说了一遍。亭亭听了,十分感慨。众人安慰了红红一番,她才止住眼泪。亭亭铺好纸张,奋笔疾书,很快就写完了。四人聊了好一会儿,亭亭写完后,大家大致看了一遍,无不称赞她记性好。闺臣说:“这是若花姐姐故意出的难题,没想到姐姐不假思索,就把前朝年号以及事迹一挥而就。要不是对整部史书了如指掌,怎么能做到呢!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亭亭说:“我不过是凭点小聪明,记得几个年号,算不了什么,姐姐何必如此夸奖。” 红红说:“姐姐,你知道她们三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