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难 史英豪岭下招兵 (第1/2页)
史述听说武九思的家眷不日将从这里经过,就和洛承志商量,打算把武九思的家眷全部杀掉,以此来报城池被攻陷的仇。余承志说:“史家哥哥报仇的心意固然坚定,可他的家眷怎么会没有兵将护送呢?就算成功杀掉了他的家眷,他怎么可能善罢甘休?一旦领兵杀到这里,岂不是像泰山压顶一样?史伯伯当初带领数万兵马,都不能取胜,更何况如今我们的人马还不到两千?依我看,不妨先把报仇的事情缓一缓,不如招集以前的部下,为日后起兵勤王做准备,这才是上策。这里的山田很多,又能容纳兵马,刚才我仔细观察过,完全可以藏身。况且史伯伯在这里为官多年,官声很好,士兵们都深受他的恩泽,想来招集他们也比较容易。等兵马充足了,别处一旦有勤王的消息,我们这里也立刻起兵相助。二位觉得怎么样?”史述和洛承志听了,都点头称好。于是就命令士兵们在山前山后播种五谷,囤积粮草,并暗中招集人马。 三人住了几天,多次想要告辞回家,但是史述和洛承志再三挽留,他们又住了一段时间,才一起回到淮南。见到文芸后,把上面这些事情都告诉了他。文芸之前已经多次派人去打听消息,如今见他们回来,这才放下心来。余承志见到妻子和妹妹,也把这件事告诉了她们。丽蓉说:“这里的两位姐姐不日就要去参加县考,想约我和你嫂子一起去。我因为哥哥之前在船上说过不能去的话,所以再三推辞。谁知道伯母竟然已经把我们的履历上报了,还嘱咐我们一起去,我只好含糊答应下来,等哥哥回来再去回复。哥哥,你觉得怎么办好呢?”余承志说:“伯母既然这么高兴,你们自然应该一起去。况且这边的事情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有头绪。你们借此机会出去消遣消遣,也能让我少些牵挂。” 丽蓉和司徒娬儿听了非常高兴,就去见了林书香、阳墨香,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她们。林、阳二人有了同伴,欢喜不已,于是把乳母的女儿崔小莺叫了出来,让她给丽蓉和娬儿叩拜行礼。丽蓉连忙把她扶起,还礼道:“我们平时常见面,今天怎么突然行这么大的礼?”娬儿也还礼打趣道:“莫非是要求我们做媒吗?”书香说:“姐姐别开玩笑了。这个女孩虽然是乳母所生,但自幼和我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就像亲姐妹一样。而且我和墨香妹妹在家读书的时候,也是她陪着一起读,时刻都不离开,我们真是情同骨肉。更难得的是她聪明伶俐,书拿过来一读就会,书法和学问竟然在我们姊妹之上。如今赶上考试的大典,这是自古以来都少有的奇遇,我想带她一起去考考。她因为二位姐姐知道她的出身,求我们帮忙转达,将来应试的时候,还望多多包涵,替她遮掩一下。”娬儿说:“这还用嘱咐吗?我以前在淑士国还当过宫女呢,这有什么关系?”丽蓉说:“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客气了,以后不叫崔姑娘,要叫小莺妹妹了。”崔小莺说:“承蒙二位小姐如此关照,我一定会永远感恩不忘。以后我就以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你们,而且我还要大胆一些,在别人面前,我就称呼你们为‘姐姐老师’吧。”墨香笑着说:“‘姐姐老师’这种称呼从来没有过,不如就直接叫姐姐,把‘老师’二字放在心里,做到心到神知就行了。” 过了一段时间,章府的大小姐蔡兰芳、二小姐谭蕙芳、三小姐叶琼芳、四小姐褚月芳,都从河东节度衙门出发,来约文府的二位小姐,一起回祖籍参加考试。于是书香、墨香约上丽蓉、娬儿,带着崔小莺,一共九个人,一同前往江南。令人高兴的是,她们在郡考和县考中都成功中式。回到淮南后,稍作耽搁,就向西京进发。正好走了几天,碰上唐闺臣、林婉如、洛红蕖、廉锦枫、田凤翾、秦小春、宋良箴、颜紫绡、黎红红、卢亭亭、枝兰音、阴若花也前往长安,二十一位才女竟然在途中意外相遇。婉如和丽蓉、娬儿相互诉说了分别后的情况,还讲到丽蓉用神弹相救的事情。娬儿见到闺臣,再三感谢她父亲当年的救命之恩;得知闺臣现在小蓬莱修行,感到十分欣慰。洛红蕖得知了哥哥在小瀛洲避难的下落,这才放下心来,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宋良箴。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寂寞。 这天晚上,众人到客栈投宿,只见许多兵丁围着一个木笼,里面关着一员小将。小将满脸病容,被绳索捆绑着;后面有一位武官押解着,出了店门,簇拥着离开了。只听见众兵丁纷纷议论:“这个小将是九王爷的儿子,本名李素,如今改名叫宋素,已经逃亡多年,今天才被抓住。”这话很快就传到了宋良箴的耳朵里,她吓得惊慌失色,泪流不止,只好背着众人,再三恳求闺臣和红蕖,想个解救的办法。二人犹豫了很久,却毫无头绪,于是把多九公找来,悄悄地商议。九公摇着头说:“他是钦命要犯,怎么解救?难道我们要把他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