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_第七十九回 指迷团灵心讲射 擅巧技妙算谈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回 指迷团灵心讲射 擅巧技妙算谈天 (第1/3页)

    众才女听到丫鬟的话,正感到疑惑不解,恰好卞滨也派家人送来了题目,并告知此事。原来,太后因为文隐平定了倭寇,十分高兴。恰逢上官昭仪以此为主题,创作了一首四十韵的五言排律,对文隐的功绩极为称赞。太后觉得诗句写得非常好,于是特意命令众才女都依照原韵也作一首,明天早上就要交卷。众人传阅了上官昭仪的原唱。史幽探说:“既然如此,那就请主人早点准备饭菜,大家吃完饭赶回去,连夜把诗做好,明天早上好交卷。”宝云提议道:“众位姐姐为什么不在这儿一起完成诗作呢,这样岂不是更方便?”颜紫绡说:“这可不像平常应酬的诗,可以随便敷衍几句,我得回去安安静静地仔细思考,才能写得出来。”哀萃芳也附和道:“我也有这个习惯,姐姐快让我们吃饭吧。要是回去晚了,说不定就交不了卷了。好在明天兰芝姐姐还邀请我们,今天早点回去,明天也能早点来。”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宝云只好让人上菜盛饭,还略带遗憾地说:“这都怪我心不够虔诚,才会这样。就像昨天让人扎了几百个灯球,本打算今天玩的,谁知道到现在还没做好,真是诸事不巧啊。”闺臣安慰道:“就算做好了,现在大家都要回去,也玩不成,就都留着明天再来玩吧。”大家吃完饭离席,派人到夫人那里道谢。宝云提醒道:“家母想要的药方,丽春姐姐可别忘了。”潘丽春回应说:“我记得呢。”闺臣也叮嘱道:“我托宝云姐姐向师母询问的事,也千万别忘啦。”宝云连连点头。随后众人匆匆告别离去。

    第二天,众人交上诗卷,又陆续来到卞府,相互传阅诗稿,展开了一番评论。用过早餐后,大家依然在园中各处散步。游玩了许久,一起走过柳荫,绕过鱼池,又向前走了几步。紫芝指着旁边说:“这里有个箭道,和玉蟾姐姐的爱好正好对上。诸位姐姐要不要进去看看?”张凤雏说:“这里想必是老师射箭消遣的地方,我们进去瞧瞧。”于是大家一同走进。里面是五间宽敞的厅房,架子上挂着许多弓箭,前面是一条长长的箭道,正对面有一个高大的敞篷,篷内挂着一个五色皮靶。苏亚兰推测道:“这个敞篷从这敞厅一直延伸过去,大概是为了遮雨用的。”香云确认道:“没错。家父常常在天阴下雨、衙门没什么事务的时候,在这里射箭消遣,他怕淋湿了箭羽,所以搭了这个敞篷。”

    张凤雏看到这么多弓箭,不禁跃跃欲试,便从架子上取下一张小弓,拉了拉试试。玉蟾好奇地问:“姐姐莫非是射箭的行家?”凤雏谦虚地说:“不瞒姐姐说,我外祖父虽然是文官,却最喜欢射箭这门技艺。我经常跟着他玩,也稍微懂一些。”紫芝也来了兴致,说道:“我也经常跟着舅舅玩射箭。我们何不和玉蟾姐姐射几箭活动活动筋骨呢?”琼芝问道:“苏家伯伯曾担任兵马元帅,亚兰姐姐想必也擅长射箭吧?”亚兰回答说:“我小时候虽然学过,但因为身体太弱,没什么力气,所以不敢经常射;不过其中的门道,我倒是知道一些。要是诸位姐姐有兴趣,我在旁边观看,还能指点一二。”紫芝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于是,紫芝就和玉蟾、凤雏各自射了三箭,紫芝三箭全中,玉蟾和凤雏各中了两箭。紫芝满脸笑容,看着亚兰说:“我是射中了,但其中有没有什么问题,还请老师给我讲讲。而且我从来没请人指导过,有人说射箭能舒筋活络,可我射完之后,反而觉得胳膊疼;有人说射箭能养心,我射完之后,却只觉得心跳加速。肯定是用力的方式不对,姐姐肯定知道是怎么回事。”亚兰点评道:“玉蟾、凤雏二位姐姐的射箭姿势,一看就知道是下过功夫的,就不用多说了。至于妹妹你,问题可不少,要是你不介意,我倒可以说一说。”绿云连忙说:“那太好了,就请姐姐详细讲讲,以后我们也能学着玩,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亚兰开始讲解:“我当年学射箭的时候,总结了一些要点,写了一首《西江月》。后来家父看到后说:‘人要是能依照这个来,才算会射箭,不然只能算个外行。’现在我念给大家听听:

    射贵形端志正,宽裆下气舒胸。五平三靠是其宗,立足千斤之重。

    开要安详大雅,放须停顿从容。后拳凤眼最宜丰,稳满方能得中。

    刚才紫芝妹妹射箭的姿势,按照这首《西江月》来评判,每一点都得好好斟酌。既然让我说,想必妹妹不会见怪。比如说头一句‘射贵形端志正’,可她的身子却是歪的,头也不正,这第一点就错了。再看第二句‘宽裆下气舒胸’,她射箭时直着身子开弓,根本没有下腰。腰都不下,胸部又怎么能舒展呢?胸部不舒展,气息又怎么能下沉呢?所以三箭射完,她就气喘吁吁,难怪会心跳加速了。第三句‘五平三靠是其宗’,两肩、两肘、额头都要保持平正,这就是五平;箭羽要靠在嘴边,弓弦要贴近身体,右耳要能听到弦声,这就是三靠。这些都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就五平来说,她的左肩先就高高耸起一块,右肘却又下垂,头是左高右低,五平根本不全。再看三靠,箭羽并没有靠在嘴边;她开弓放箭都是直直的,弓梢没有靠近身体,所以弓弦离胸口很远;右耳歪在一边,又怎么能听到弦声呢?三靠也不达标。第四句‘立足千斤之重’,她站得不稳,这也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