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_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 (第2/4页)

臣询问意见。季梁上奏说:“楚国强大,随国弱小,现在他们来求和,居心叵测。我们暂且表面上答应,暗中加强防备,这样才能确保没有忧患。” 少师却说道:“我请求带着和约,去窥探楚军的虚实。” 随侯便派少师前往瑕地,与楚国结盟。

    斗伯比听说少师要来,上奏熊通说:“我听说少师是个浅薄无知的人,靠阿谀奉承得宠。现在他奉命前来窥探我们的虚实,我们应该把精锐部队隐藏起来,只让他看到老弱残兵。他就会轻视我们,从而骄傲自大。骄傲必然导致懈怠,然后我们就能实现目标了。” 大夫熊率比质疑道:“季梁在随国,我们这样做有什么用呢?” 斗伯比解释说:“这不是为了当下,而是为以后做打算。” 熊通听从了他的计策。

    少师进入楚营,四处张望,看到兵器铠甲破旧不堪,士兵有的年老,有的体弱,根本不堪一战,便露出骄傲的神色。他对熊通说:“我们两国各自守护疆土,不知道贵国求和是什么意思?” 熊通假装回应道:“我们楚国连年遭遇荒年,百姓疲惫瘦弱。实在担心小国联合起来作对,所以想和贵国结为兄弟,互相援助。” 少师回答说:“汉东的小国,都听从我们随国的号令,您不必担心。” 熊通于是与少师结盟。少师离开后,熊通传令班师回朝。

    少师回去见到随侯,描述楚军虚弱的样子,说:“幸好我们结盟了,他们立刻就班师了,显然非常害怕我们!希望您能给我一支军队去追击他们,就算不能把他们全部俘虏回来,也能掠取一半,让楚国以后不敢小瞧随国。” 随侯觉得有道理。正要起兵,季梁听说后,急忙进宫劝谏:“不行!不行!楚国从若敖、蚡冒以来,世代治理国家,称雄江汉,已经有很多年了。熊通杀死侄子自立,更加凶暴。他无缘无故来求和,肯定包藏祸心。现在用老弱残兵给我们看,是在引诱我们。如果追击,必然会中他的计。” 随侯占卜,结果不吉利,便没有追击楚军。

    熊通听说季梁劝谏随侯停止追击,又召集斗伯比询问计策。斗伯比献策说:“我们可以在沈鹿会合诸侯。如果随国人来参加,就必然会服从我们。如果不来,就以背叛盟约为由讨伐他们。” 熊通于是派使者遍告汉东各国,在初夏的初一,到沈鹿集合。到了约定的日期,巴、庸、濮、邓、鄾、绞、罗、郧、贰、轸、申、江等国的诸侯都到了,只有黄国和随国没来。楚国派薳章去责备黄国。黄子派使者前来请罪。又派屈瑕去责备随国,随侯不服。熊通于是率领军队讨伐随国,驻扎在汉水和淮水之间。

    随侯召集大臣们商量抵御楚国的策略。季梁进谏说:“楚国刚刚会合诸侯,就派兵来攻打我们,他们的锋芒正锐,不可轻敌。我们不如用谦卑的言辞求和。如果楚国答应,我们恢复过去的友好关系就足够了。如果他们不答应,理亏的就是楚国。楚国因为我们言辞谦卑而轻视我们,士兵就会懈怠。我们因为楚国拒绝求和而愤怒,士兵就会充满斗志。我们斗志昂扬,他们懈怠,或许还能一战,有取胜的希望。” 少师在一旁激动地说:“你怎么这么胆小!楚人远道而来,是自己来送死!如果不赶紧出战,恐怕楚人又像上次一样逃走,那岂不可惜。” 随侯被他的话迷惑,便让少师担任戎右,让季梁驾车,亲自出兵迎战楚国,在青林山下列阵。

    季梁登上战车,观察楚军,对随侯说:“楚军分为左右两军。楚国的习俗是以左为上,他们的国君必定在左军,国君所在的地方,聚集着精兵。我们可以专门攻打他们的右军,如果右军战败,左军也会士气低落。” 少师却反对说:“避开楚国国君不攻打,难道不会被楚人笑话吗?” 随侯听从了他的话,先攻打楚国的左军。楚军打开阵势,让随军进入。随侯杀入阵中,楚军四面伏兵一起杀出,个个勇猛精强。少师与楚国将领斗丹交战,不到十个回合,就被斗丹斩杀在车下。季梁保护着随侯奋力死战,楚军不退。随侯丢弃战车,换上便装,混在小军中。季梁杀出一条血路,才突出重围。清点士兵,十个人中活下来的不到三四个。

    随侯对季梁说:“我不听你的话,才落到这个地步!” 又问:“少师在哪里?” 有士兵看到他被杀,便奏知随侯,随侯叹息不已。季梁说:“他是误国之人,您何必为他惋惜呢?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求和。” 随侯说:“我现在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你处理。” 季梁于是进入楚营求和。熊通大怒道:“你们国君背叛盟约,拒绝参加会盟,还出兵对抗。现在战败了才来求和,不是真心的。” 季梁面不改色,从容地说:“以前奸臣少师,依仗您的宠信贪图功劳,强迫我们国君出兵,这实在不是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