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回 卫宣公筑台纳媳 高渠弥乘间易君 (第2/4页)
边挑拨,一定要宣公杀掉急子,以绝后患,宣公最终不得不听从。但他反复思量,始终觉得没有合适的理由杀掉急子,必须借助他人之手,让急子死在道路上,才能掩人耳目。 当时,恰好齐僖公约请各国一起讨伐纪国,并向卫国征兵。宣公于是与公子朔商议,借口前去商定出兵日期,派急子前往齐国,并交给他白色的旗帜作为标识。莘野是前往齐国的必经之路,急子乘船到了那里,必然要上岸。在莘野安排人手,他肯定毫无防备。公子朔向来私下豢养敢死之士,此时正好派上用场,让他们假扮盗贼,埋伏在莘野。只要看到白色旗帜经过,就一拥而上动手。事成之后,拿着旗帜回来复命,必定会得到重赏。公子朔安排妥当后,回去告诉了齐姜,齐姜心中十分高兴。 公子寿看到父亲屏退众人,单独召见弟弟朔商议事情,心中起了疑惑。他入宫去见母亲,试探母亲的口气。齐姜没有隐瞒,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他,并嘱咐道:“这是你父亲的主意,想要除掉我们母子的后患,千万不能泄露给别人。” 公子寿知道这个计划已经确定,劝谏也没有用。于是,他私下里去见急子,把父亲的计划告诉了他:“此去莘野是必经之路,恐怕凶多吉少。你不如逃到别的国家,另做打算。” 急子却说:“作为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抛弃父亲的命令,就是逆子。世上哪有无父之国,就算想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于是,他整理行装,毅然登上了前往齐国的船。 公子寿哭着劝阻,但急子不听。公子寿心想:“我哥哥真是个仁人君子!他这次出行,如果死在盗贼手里,父亲立我为继承人,我又怎能表明自己的清白呢?儿子不能没有父亲,弟弟也不能没有哥哥,我应该在哥哥之前出发,代他一死,这样哥哥必然能够幸免于难。父亲如果能因为我的死而有所感悟,那么既能成全父亲的慈爱,又能保全哥哥的孝道,我也能落得个万古留名。” 于是,他另外准备了一艘船,装上美酒,急忙赶到河边,邀请急子前来饯行。急子推辞说:“君命在身,不敢耽搁。” 公子寿便把酒搬到急子的船上,满满地斟上一杯,还没等开口,眼泪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酒杯里。急子连忙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公子寿说:“酒已经被弄脏了!” 急子说:“我正是要喝弟弟这份情谊。” 公子寿擦了擦眼泪说:“今日这杯酒,是我们兄弟永别的酒。哥哥如果体谅弟弟的情谊,就多喝几杯。” 急子说:“我怎敢不喝个尽兴!” 两人泪眼相对,互相劝酒。公子寿有意留着酒量,急子却是来者不拒,一杯接一杯地喝,不知不觉就喝醉了,倒在席上呼呼大睡。 公子寿对急子的随从说:“君命不可延误,我代替他前往。” 他立刻拿过急子手中的白色旗帜,故意插在船头,带着自己的仆从跟随。他又嘱咐急子的随从们,要好好守候,并从袖中拿出一封信,交给他们说:“等世子酒醒后,把这封信给他看。” 说完,便下令开船。船行到莘野附近,正要准备上岸,那些埋伏好的敢死之士,远远望见河中的旗帜飘扬,认出了白色旗帜,认定是急子来了。他们一声呼哨,像蜜蜂一样围了上来。公子寿挺身而出,大声喝道:“我是本国卫侯的长子,奉命前往齐国。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前来拦截?” 众贼齐声说:“我们奉卫侯的密旨,来取你的首级!” 说着便举刀砍来。公子寿的随从们见势头凶猛,又不知道这些人的来历,一时间吓得四散而逃。可怜公子寿引颈受刀,贼党割下他的头,装在木匣里,一起下船,收起旗帜回去复命。 再说急子酒量原本就浅,不一会儿就醒了过来。他发现公子寿不见了,随从们把那封信呈上。急子拆开一看,信上只有八个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 急子不禁流下泪来,说:“弟弟为我赴难,我必须赶紧去。不然,恐怕他们会误杀我的弟弟!” 幸好仆从们都还在,急子便乘坐公子寿的船,催促船夫赶紧前行。船行得极快,如同闪电划过,飞鸟掠过。当晚,月光如水,急子心中挂念弟弟,一夜未眠。他注视着船头前方,远远望见一艘船,心中一喜,说:“幸好我弟弟还在!” 随从禀报说:“这是回来的船,不是去的船!” 急子心中起疑,让船靠过去。两艘船渐渐靠近,船上的设施都看得清清楚楚。只见船上一群贼党,却不见公子寿的踪影。急子更加疑惑,便假装问道:“主公交代的事情,办妥了吗?” 众贼听他说出了秘密,以为他是公子朔派来接应的,便捧着木匣回答说:“事情已经办妥了。” 急子打开木匣一看,里面竟是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