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海族内战准备 (第1/2页)
瓦勒历3290年,九月一日。 海族来到了“暖季”最热的时期,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开始了第一批收获。 从四月才开始种植,历经五个月的全新农作物,获取到了海共社完全意想不到的丰收。 不仅仅增产量超过了120%,甚至到达135%左右。 他们的预期,原本担心种子产量有夸大的成分,再加上他们第一次种植,且是铲掉原本的幼苗,还错过了最佳种植时间,觉得能有增产70%-80%就谢天谢地谢神明了。 结果不仅真的到达最理想的预期,还超过了。 究其原因…… …… “嗯?卖的时候没给你们说过吗?120%左右的增产幅度,是在我们圣洲大陆北部海域种植的结果,海域更冷日照更少,所以只能到达这种级别的增产,换到你们温暖的海域肯定更多啊。” 卖种子的柯联商贩面对问询也是疑惑。 柯联很多重要军工、科研所之类的,基本都在北方地区,自己又不需要海洋作物,只是顺带研究的情况下,肯定不会特意跑到大老远的南部海域去天天盯着培育结果。 北方培育的,最后放到南方海域,只要能够正常长出来基本都没问题。 这样的回答,顿时令海共社高层大喜! 直接就是命令各个暗中控制的小村小镇,第二季度的农作物种植,全部都种植柯联购买的全新种子,争取在寒季到来前再收获一波,运气好能够保证他们即便是明年颗粒无收,也能有足够的粮食生存。 同时为了避免被注意到。 在海共社的要求下,那些海族农民主动多缴纳一点粮食作为税收,并说些奉承帝域和感谢海神的话语。让帝域觉得那些地区目前状况稳定,且运气好迎来了一个不错的丰收年。 而面对这种主动多缴纳些许的识趣行为,只要不是太贪得无厌的权贵,基本都会满意的不再主动找麻烦。 后勤粮食没问题。 那么接下来…… …… “这些海岛上的军工厂,都已经渗透进去了吗?” 白龙看着海族的地图,指着一片区域的群岛问道。 “只要一声令下,这上面的所有工厂,不说100%,起码80%以上,都会直接插上红色旗帜。”相关负责海族很自信的说道。 每个工厂的“厂长”级别的海族,以及大量海族工人,都已经被海共社所渗透。 原因很简单。 海族并不能在陆地上长期生存,即便是一直滋润海水,超过一个月就会出现身体不适。所以通常情况下,都是需要每个月进行轮换的工作模式。 但是海族权贵们为了节约轮换的成本,往往会让陆地上劳作的海族高强度工作至少两个月后,才可能会轮换回海里。 这种压榨之下,反抗情绪极为强烈。 即便是专门监管的海族高层,也有部分受不了这种像是被打压一般,发配边疆似的监管工作。 渗透速度和程度,极为恐怖。 “他们没有王级乃至圣级的强者常驻,用精神力覆盖式的监管吗?”白龙稍微有些疑惑。 二十年前,陆地上刚刚兴起大量红色叛乱组织的时候,各个帝国级势力都是动用强者严加监管重要地区的。 “有,但不会一直在陆地上。”相关负责海族说道。 “明白了。”白龙点头。 就像陆地上的强者,你让他一直去海里监管海下工作的工人,那他大概率也会想办法摸鱼。 如果这个强者,本身还是养尊处优的贵族,那保持长时间监管的可能就更低了。 强者摸鱼离开期间,便是渗透的机会。 …… “民众支持度、积极参军程度方面,也都没问题吧?”白龙最后才问这个问题。 “这个更没问题了,在艾维苏先生您到来之前,我们就已经暗中获得了不少民众的支持,当时预估能够调集的军队,就已经超过了三十万级别。” “现在有了更多作战武器和后勤物资,外加在您的指导下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扩散,第一时间能够召集的军队起码翻五倍!” “如果加上已经渗透到帝域军队之中的部分,在战时第一时间反叛的话,这个数量只会更多。” 另一名海共社高层说道。 “帝域军那边不用着急,甚至在开战的时候,都不要去惊动他们,让他们继续保持对帝域的效忠。”白龙则是说道。 “这样的话,我们初期伤亡会很大啊。”海共社高层不解。 “谁说我们一开始就是冲着决战去的?你以为我们分散是做什么的?就是从各个地方,以骚扰的形式展开作战,保证时时刻刻都是小规模地方骚乱的程度,让帝域不会第一时间重视。” “然后我们在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