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_第326章 莫装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6章 莫装逼 (第1/2页)

    让某些人受不了的还在后头。

    除了分红,还有福利。

    不过,福利只有向阳集团的员工才有,没有在向阳集团上班的,只能干看着眼馋。

    每人十斤大米,十斤白面,十个面包,十个寿桃,五斤猪肉,五斤菜油,两斤白糖,两斤瓜子,两斤蛋糕……

    大米虽然是向阳大队自己种的,却是向阳集团掏钱买的。

    白面也是向阳大队自己种的,同样也是向阳集团掏钱买的。

    没办法,李老三就是这一点不好,太讲究,向阳集团就是向阳集团,一分钱向阳大队的便宜也不占!

    寿桃和蛋糕就有意思了,都是向阳食品加工厂研发的新品种。

    年前上市,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地热烈欢迎。

    过年的时候拿两个寿桃当年礼,送给长辈,要多有面子就多有面子!

    还有蛋糕,其实就是鸡蛋糕,不是后世那种五花八门的所谓高档点心。

    不过,这年头的鸡蛋糕,绝对是一等一的好东西,一般人花钱也买不着,除非等着有关部门供应!

    炒瓜子也是向阳食品加工厂自己炒的。

    人家傻子瓜子都能赚大钱,李卫民不可能放着这么明显的财路不走。

    傻子瓜子是私人买卖,有一定的风险,向阳集团却一点都不害怕。

    纯纯的社队企业,集体财产,再加上上头有人,李卫民根本就不怕查!

    洪振华没有让李卫民失望。

    新城所有的瓜子,几乎被他收购一空。

    即便这样,到了年前,向阳食品加工厂炒制的瓜子,还是供不应求。

    连新城市场都没能满足,就更别说新原和更大的市场了。

    现在已经不是刚建国那会儿了,随着基础设施地完善,随着科学技术地发展,很多地方的生产力都得到了一定地提升。

    很多老百姓,尤其是城市人口,已经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追求更高地生活质量。

    逢年过节的时候,买上一些糖果瓜子,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唯一受限的,是这些商品供应有限。

    市场上没有卖的,你就是花钱也买不着。

    向阳集团的出现,大大缓解了新城市场物资的短缺。

    以前很多地方种的瓜子,没有销售渠道,都是直接卖给供销社。

    供销社是公家买卖,是全国连锁的大生意,全国上下一盘棋,很多物资都要统一调配。

    东西到了人家手里,指不定运到哪里,留在新城市场的并不多。

    到了向阳集团手里就不一样了,一个本土企业,卖东西也大都在本地,新城人当然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于是,向阳集团的名气,在新城一代彻底打响。

    甚至就连新原地区,都流传着向阳集团的大名!

    不得不说,当初李卫民留在新原,而不是去京城上学,是相当正确的选择。

    偌大的北京城,不知道有多少藏龙卧虎,李卫民一只小虾米,扔进去连朵水花可能都扑腾不起来!

    什么,李卫民可以用投资向阳集团的钱,在京城买房子置地,收藏古玩字画?

    别逗了。

    没有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