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作诗一首,县令绝笔 (第1/3页)
相比于不久后的战事。 说到蝗灾的处理之法时,大殿内的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再不似之前的那般沉闷。 一众文官听闻楚雄提起写诗。 众人都不由沉思起来。 而楚雄则是笑道:“诸卿无不是我大楚文采斐然之人,不知这次谁先来抛砖引玉?” 一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更是有不少人看向方阳。 只是此时的方阳,哪里有半点要写诗的意思。 正抓着盘子里的两道蝗虫制成的菜品大快朵颐着。 而且眼看着就要吃完的时候,竟是直接拿着筷子去夹旁边沐英盘子里的蝗虫。 而沐英则是不断地和方阳强者,不让方阳夹走自己盘子里的蝗虫。 每每方阳抢走一个,脸上都会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一时间。 众人都有些发懵。 为什么忽然感觉这蝗虫,好像有点好吃啊。 当然,有人在分心走神,有人则是在闷头琢磨诗词。 就比如以才情着称的工部侍郎陈庸便是其中之一。 当那些人被方阳勾引的忍不住又吃了几口蝗虫。 而且还是细细品味的时候。 陈庸已经站起了身。 然后满是恭敬的冲着楚雄行了一礼。 “陛下,那臣就献丑了。” “大楚朝堂,谁人不知陈侍郎诗才一绝,以陈侍郎之诗开始,今日必出佳作啊。”楚雄满是赞许的说道。 “陛下谬赞了。” 陈庸虽然嘴上谦虚,但是脸上满是骄傲。 “好,既如此,那卿就开始吧。”楚雄面带笑容的说道。 陈庸也不犹豫。 当即道:“陛下,臣此诗为一首五言绝句。” 陈庸解释一句,随后便缓缓开口道:“金甲涅盘蜕,劫火淬奇香。昔为禾黍患,今作宴宾珍。” “昔为禾黍患,今作宴宾珍。” 楚雄重复一遍,不由感慨道:“说的好啊,谁能想到昔日的禾黍大患,今日便化作了朕宴请诸卿的珍馐美味了,当满饮此杯!” 见楚雄举杯。 一众大臣纷纷举杯回应。 一杯酒下肚。 礼部尚书周谦也起身行礼道:“陛下,听闻陈侍郎之诗,臣也有了一首拙作。” “哦?” 楚雄眉头顿时一挑,然后道:“周卿既有佳作,只管念来。” 周谦顿了一下。 笑道:“方才陈侍郎所用绝句中的金甲颇为应景,臣的这第一句便沿用这个说法。” “哈哈,周尚书觉得好,只管去用。”陈庸顿时笑道。 周谦点头。 然后沉吟了一下,便吟诵道:“金甲翻涛釜底香,寒酥点绛化琼浆。神农未解虫为膳,大楚朝堂出粮方。百载田畴千户泪,一匙星斗九秋霜。敢教饕客成天敌,不使荒年断稻粱。” ‘哗!’ 随着周谦吟诵完成,在场众人顿时就议论了起来。 “此诗甚好啊!一句‘神农未解虫为膳,大楚朝堂出粮方’直接就点名了蝗虫食用之法出自大楚朝堂。” “还有‘百载田畴千户泪,一匙星斗九秋霜’这一句诗,直接就写出了我大楚百姓的勤勉辛劳,以及历史的沧桑和厚重之感。” “要我说,周尚书和陈侍郎两人的诗词都是极好的,都在最后点明了解决蝗灾,以及未来美好的期许,当真是绝妙!” ...... 对于两人的诗词,众人都是赞不绝口。 楚雄也是微微颔首。 就算后面在没有出菜的诗词,有这两首,也足以进入大楚文集,如此以来,待他日英国公前往东山省赈灾之时。 定能事半功倍。 有了两位大佬的开口。 其余官员也都纷纷开始吟诵起自己的佳作。 一时间,整个大殿之上都是吟诵之声。 负责记录的起居官,更是写的毛笔都在冒烟。 一连出现十几首之后。 大殿只能终于没有人再继续起来吟诵。 “今日的蝗虫诗作,他日必定会流放千古,诸卿对于大楚尽都是尽心尽力,此酒当共饮!”楚雄满脸笑意的说道。 一众大臣纷纷跟着举杯。 一杯酒入喉。 楚雄看着默不作声的丞相赵相如。 笑道:“赵相今日怎么没有动静,当年赵相可是名震大楚的才子,诗作更是在大楚文集之上有着十余首,今日这